給父母找點事情做,這樣一來他們就不用閒得無聊,也不會不喜歡這裡了,他們之所以不喜歡城市,主要原因就是沒有事情做,沒有朋友聊天。
若是讓父母去菜市場賣菜,那麼一切問題都解決了,唯一要擔心的就是怕累著他們,所以,陳實必須要仔細考慮一番。
第二天,陳實去車站接父母,二老在晚上七八點左右才到,一路奔波,不習慣坐車的母親臉色非常的不好,蒼白得一點血色都沒有,陳實也沒有提之前想好的事情,只有等他們先休息好再說。
母親嘮叨著說:“坐車真是受罪,下次我再也不坐長途車了。”
父親在一旁呵呵笑道:“習慣就好,不過以後可能沒有機會坐了,你還是安安心心的呆在家裡吧!”
在父母的嘮叨中,很快就到家了,姐姐已經做好晚飯等著父母,可是,他們沒有一點胃口,母親甚至覺得肚子痛。
陳實道:“咱們去醫院看看,開點藥來吃。”
父親也這樣說,可是,母親反對道:“吃什麼藥?肚子痛而已,豎個筷子就好了。”
豎筷子是用三支木筷或者竹筷,豎在碗中間,碗裡盛上淺水,邊念過世的親人名字邊從碗裡用手蘸水淋在筷子上,當唸到某親人名字後三個筷子就豎起來了,就說明其在另一個世界唸叨你了,通常是感到頭疼的時候會這樣做。
這種迷信的做法在農村非常的流行,很多地方都有,大同小異。其思想是說身體上的病痛是因為死去的某個親人思戀你了,因此,趕緊豎筷子和親人溝通,這樣一來的話他就不會纏著你了,頭痛或者肚子痛等小毛病就會自然而然的好起來。
這屬於迷信,但是正因為是迷信,所以才會有那麼多的農村老人相信。
頭痛或者肚子痛等小病其實不用醫治也會自然而然的好起來的,豎個筷子不過是一種心靈上的安慰而已,因為農村醫療條件太差,若是一個頭痛的小毛病都要進醫院的話,對於農村家庭來說是吃不消的。
陳實無奈,想好好給母親說說這是迷信,可是,他知道說不通的,他曾經也嘗試過,還被母親訓斥了一頓,自此之後,他對母親的迷信只有當個旁觀者,即使自己不相信,但是沒有必要去拆穿母親的迷信問題,這或許是一個農村老人的信仰吧?
母親一發話,父親就拿起一個碗,在裡面裝點水,然後找來三職筷子,到門外去豎立,就這樣豎立的話當然是不會站穩的,因此,父親要一邊說死去的親人的名字,一邊用碗裡的水來澆溼筷子,筷子蘸水後,水的張力讓三根筷子自然地“粘合”在一起,這時筷子頭就成為一個平面了,只要輕輕地把手鬆開,筷子自然就能穩穩地站住。
看著父母迷信這東西,陳實想要笑又不敢笑,只能忍著,不過母親的肚子痛倒是讓他擔心,因此,翻箱倒櫃,找到點藥,有藥的話母親也不會不吃,她之所以不去醫院是顯得麻煩,還有就是原來的思想作祟,總是害怕花錢,凡事能節約一點就節約一點。
吃了藥後,不過半個小時,母親就覺得好點了,這是坐車引起的胃部不舒適,吃飯都沒有胃口,必須好好休息才能恢復。不過,母親可不認為是藥的作用,她一直認為是父親豎筷子才會好這麼快的,對此,陳實也不會去拆穿,反正,只要母親身體健康就行了,不管他迷信不迷信,這種迷信只要不害人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就當做是一種祈福的儀式就算了。
等母親身體養好後,陳實就和他們說找點事給他們做,母親一聽,當然高興,在屋裡面已經夠無聊的了,要是能找到一點正事做,她自然欣喜異常。
陳實問父母:“你們準備乾點什麼?”
父親道:“我們能幹什麼?這城裡面,想要種地也沒地方種,要不我們賣幾個豬來養?”
陳實一聽,馬上反駁道:“不行,在這裡養豬算什麼?我們不怕臭,可是附近的人聞到後一定會投訴的,影響不好。”
現在,家裡面養了一條狗,拴在外面,若是不及時清理它的糞便的話用不了一天的時間,臭氣就不可聞了,距離十幾米就可以感受到那種臭氣熏天。
陳實可不想生活在臭氣中。
母親問道:“我看這大城市裡面就沒有我們能幹的活。”
陳實道:“你們去賣菜怎麼樣?我給你們找個菜市場,然後進點貨物,每天都去賣菜,菜市場熱鬧,你們也不用覺得那麼無聊了。”
父母一聽頓時驚喜,馬上就答應,並且催促陳實趕緊去辦。陳實笑著答應,然後驅車去附近的菜市場看看有沒有要出租的地方。
來到菜市場後,他從頭轉到尾,可是就是沒有看到要出租或者出售的資訊,他找附近的一個大媽打聽訊息。
大媽笑呵呵地介紹道:“你想要弄個攤子?準備賣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