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莫約數十里後路遇一家驛館,古秋下馬入其中,將小黃交給小二,後邊跨過門檻進入,裡面燈火通明,極為熱鬧。
古秋好奇幾分,此刻距離那解縣已經不算太遠了,竟然還有這麼多人選擇留在客棧中。
聽著周圍不斷的言論聲,更有幾分好奇,從口音上講,這些人似乎大部分都是從外地來的,而且還都不一樣,看上去年紀都不大,身上都負著刀劍,思索片刻後便就明白了,這些人大部分便是要去參加那乾昌武考的。
乾昌武院每三年選拔一屆,大雍尚武,且以武作為自己的立國之本,而乾昌武院又為整個大雍朝輸送不知多少新鮮血液,畢竟半數以上的軍中將領都出自這座武院,自是備受矚目,所以每次選拔之時不知道會吸引多少人前來。
為了儘可能選拔那些天才,所以才有了那直入名額,這名額每一個都萬般珍貴,畢竟分到每個郡中才三個,畢竟算起來整個大雍朝才三十六郡,有了這直入名額不需要經過那武考就可直接進入其中。
當然這名額還有別的好處,否則也不可能那麼多人想要。
後便尋了個位置,要了些酒菜,奔波一日也就早上吃了點東西,早就餓了,這驛站飯菜的味道跟那位齊胖子可是沒法兒比,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也不為過,只能算是勉強嚥下。
聽著周圍一個個意氣少年的談論,古秋也是心有所感,其中究竟有多少人能夠透過那乾昌武考,他也不得而知,不過他真希望能多一些。
莫要磨了這少年銳氣才好。
酒足飯飽又要了間房便就上去歇了,睏意來襲,便就昏昏睡去。
一夜無話,翌日早早起,出了客棧,接著順著官道去了,走了莫約半個時辰就到了那解縣,不過古秋並未進城去,而是繞過城接著趕路。
古秋此行的目的倒不是那這菩提郡的首府菩提城,而是一處名叫乾昌山的地方。
這乾昌山位於普提城西三百里,古秋腦海中浮現大致方位,一路向著那乾昌山而去,果然越靠近那乾昌山便覺的越來越熱鬧,都是些年紀不大的少年,有的是跟著家人一同前來,也有的是三五好友結伴而來。
皆自大雍朝各地,千里奔波,所為的就是此次乾昌武考。
終於又行了四日到了一處城池,此城名升龍城,這城原先的名字叫雍城,不錯正是這大雍朝的雍。
如今這鼎盛的大雍朝從前還只是偏安南隅的小國,其國都便是此城,後在此地壯大,經歷動亂後,北上逐鹿中原,推翻了前朝大宋,立朝大雍,將從前的大宋城改為大雍城,總不能出現兩座雍城,所以這一座城就改了名,成了如今的升龍城。
取自真龍昇天,統御八荒之意。
這升龍城算是大雍朝南部重鎮,商貿交通樞紐,比那首府普提城還要繁華不少,古秋望著這城,然後下馬,匯入那龐大的人流中,等待入城。向四周望去,古秋不由暗自咂舌,只見此刻這座雄偉城外面廣闊的空地上都佈滿了人,不少人皆隨身帶了帳篷,此刻天氣不冷也不熱,索性就直接就住在帳篷裡了,畢竟那住客棧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能省就省些。
尋常時候這升龍城雖說也熱鬧,但絕沒有到這種喪心病狂的地步,還是那乾昌武考的緣故,升龍城外不遠處就是那乾昌山,乾昌山上便是無數少年心心所念的乾昌武院了。
經過漫長的等待,終於輪到古秋了。
“從哪兒來的?”門官盤問道。
“自西山道魏陽郡而來,來參加乾昌武考的…”古秋開口答道。
“好,切記不可在城中鬧事,若要是被官府或是白樓的大人抓到,直接剝奪武考資格…”那門官衝古秋告誡道。
畢竟少年氣血方剛,腦袋熱易衝動,而且能參加乾昌武考都是多少會些功夫的,所以還是提前警告一番才好。
古秋倒有幾分詫異,倒是想不到居然連六大派的白樓都派人來了,想想也明白了,畢竟白樓是朝廷一手成立的江湖勢力,本就是為朝廷服務的,來此倒也正常。
衝其笑了笑:“一定…”
後便入城,一過城門樓,果不其然,那叫一個人山人海,跟下餃子差不多,走了沒多遠,古秋都覺得有些氣喘吁吁了,這簡直是被後面人推著往前走的,更何況手裡還牽著小黃呢,走幾步簡直比跟人打一架還累的荒。
前面不遠處有家客棧,古秋眼神一亮,朝著哪裡湧去,還未開口那,那立於門口的小二就道。
“客官,所有客房都已經滿了,您還是上別處去吧…”
古秋一臉無奈,衝其點了點頭,再度往別處尋去。
在這大街上晃了盡兩個時辰,精疲力竭不說,外面天色都已經快要黑了,終於再一偏僻地方尋了間房,算是安頓了下來。
上了客房好好的歇了歇,睡上一覺,醒來後,準備下樓時卻突然心中一緊,摸了摸身上,陡然法訣,自己那塊代表著乾昌武院直入名額的玉佩,竟不翼而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