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內科裡的派系鬥爭錯綜複雜,牽連甚廣。
有時候,寧願錯殺一千也不放過一個,許多無辜的實習生們都會受到牽連。
陳佳傑上次被記了小本本,這段時間被針對得尤其的慘。
陰陽怪氣的語言攻擊甚至都不算什麼了。
最可怕的是當眾處刑。
要不是邱明時不時的護著他,指不定被折騰得多慘。
“怪不得他們最近折騰的這麼厲害呢,你們還記得我之前說的,消化內科正副主任關於哪個科研專案立項的分歧嗎?
我現在才知道,原來那個立項是關乎到省自然基金甚至國自然基金申請成功率的!”
陳佳傑好一番吐槽,而張天陽則敏銳的抓住了重點。
立項。
基金。
原來如此。
他之前一直很疑惑,一個對消化科明顯有利的專案,消化科曹主任哪怕看著不爽,應該也不至於阻止,但偏偏他就這樣做了。
如果這件事能牽扯到利益的話,那就另當別論了。
張天陽不動聲色的聽著,終於搞清楚了大致的思路。
每年這個時候都是申報省自然基金的時候。
面上來看,鼓勵自由申報。
只要你有專案,寫好了申報書,想提交都能提交。
但按照慣例,醫院裡是有幾個“保送”名額的。
幾個重點科室都會分到一個或者兩個“保送”名額,剩下幾個則由一堆弱一點的科室共同競爭。
被“保送”的專案,相當於有了醫院的撐腰,只要內容不是太離譜,基本上都能拿到省自然的基金。
而剩下的“自由提交”的專案,則需要跟全省的申報專案一起競爭,最終能不能拿到基金,說不準。
省自然基金只有十萬塊。
說實話,真的一點都不多。
但每年這個時候,為了那些個“保送”名額,重點科室內部不同教授之間、非重點科室的主任們之間,依舊會打的狗腦子都出來。
因為這個“保送”是有後續“福利”的。
半年之後就是國自然基金的申請了。
國自然基金這個級別,醫院的“保送”能起到的作用有限,最終還是得看專案的價值和實施可行度。
但,懂的都懂。
所以也無怪乎曹主任為什麼對消化科大主任這麼仇視了。
張天陽暗自點頭,感覺自己終於觸控到了真相。
不過,要申請省自然基金的話,應該需要寫申請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