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不及了,先別定,或者過半小時重新整理!)患者的心率確實是在加快的。
在經過又一段時間的觀察之後,張天陽肯定了自己的判斷。
因為兩分鐘不到的時間,患者的心率從79上升到了88次每分。
看起來差別不大,好像是正常的波動。
可是如果加上張天陽手術前瞟了一眼,隱約記得的,患者的心率應該才69次每分的話……
這個增長量,未免也太多了點。
他默默的再次站了起來,但沒有直接打斷大主任的工作,只是輕輕的招呼了一下麻醉實習生。
“麻醉老師,麻煩注意一下心率。”
麻醉實習生不安的站了起來。
張天陽僅僅是憑藉著自己的記憶,感覺患者的心率逐漸變快了。
但他沒有輪轉過麻醉科,沒用過麻醉記錄,自然不知道,整個手術過程當中,患者的所有生命體徵都是實時記錄的。
在麻醉實習生能看到的介面裡,五顏六色的線條在螢幕上上下交織。
他很快找到了屬於患者“心率”的那一根彩色的線條。
線條的前半段偶有波動,總體上是平滑的。
但自從幾分鐘前開始,平滑的曲線有了明顯想要“抬頭”的趨勢。
麻醉實習生有點慌。
他下意識的看了一眼時間。
“潘老師去廁所去了有五分鐘了……”
自己的麻醉帶教雖然嚴厲,且愛圓凳,且矮,且愛讓他幹活。
但是對待患者,是很認真的。
其它麻醉帶教會“放權”,動輒直接把病人扔給自己帶的學生,然後自己開溜,半小時不見人影。
但潘老師不會。
他會親自盯著。
也因此,他總是特別憔悴。
聽說前天自己開溜之後,潘老師還因為手術延時,沒按時吃飯,低血糖暈倒了……
這樣認真的潘老師,去了五分鐘廁所……
那一定是被困在廁所了!
這種時候,就算自己去廁所找他,他估計也出不來!
第一次獨立面對“特殊情況”的麻醉實習生,手足無措。
他盯著上揚的曲線又看了十秒鐘,心裡知道拖不下去了。
猶豫著繞到患者的右側,他嘗試著把輸液的速度調快。
這是他唯一可以變動的地方。
還不行的話,他就必須去廁所撈人了!
張天陽心分三用。
一邊聽著監護儀“滴滴”頻率的變化,一邊用餘光覆蓋螢幕,在大主任使用電刀,螢幕上出現白色煙霧的時候順手“放氣”。
同時,他還關注著麻醉實習生的動作。
患者正在輸注的液體並不是藥物,只是單純的生理鹽水。
除了保持靜脈通道順暢之外,唯一的用途就是術中補液。
所以那個麻醉實習生認為,患者心率增快的原因是,休克前兆?
張天陽暗自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