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生滅,五行迴圈,因果交織,重新從道心升起。
但,這一次似乎有些不一樣的感受。
彷彿有新芽萌發,雛鳥破殼之感。
通天教主微微伸手,便已抓住了青萍劍。
指頭一掐,他便明白了。
“慈悲!慈悲!”
“原來是汝等已獲新生!”
“可喜可賀!可喜可賀!”
聖人道心倒映著禹余天深處,他親自開闢的‘幻境’。
空無一物的‘幻境’,如今漸漸有了屋舍、田地與山川河流之景。
不過,拉近看的話,就會發現,這些屋舍、田地、山川河流,其實都是些三角形、方形、圓形、菱形、正方形、橢圓形等等奇形怪狀的圖案構築而成。
只是像屋舍、田地、山川河流而已。
實則都是假的!
此乃‘有無相生’。
屬於聖人道果力量所塑造的虛妄。
更是數學大道的力量與華國道統互相交織的結果。
通天教主於是掐動法訣,瞬間挪移回到碧遊宮。
然後念頭閃動,便沉浸到禹余天的幻境之中。
這幻境,本是通天教主欲為將來截教門人開闢的一處‘論道、演法’之所。
本是,便是藉助道果的偉力,從‘無’中開闢出來的‘有’。
那西方教二聖,如今正在開闢的三千婆娑世界,亦是與這幻境有著相同的屬性。
皆是自‘無’開闢出‘有’。
只有混元無極聖人,才能有此威能。
虛空造物,以名為名,以道為道。
踏足到幻境之中,通天教主舉目一望,道心便已瞭然。
“慈悲!慈悲!”
“吾明白了!”
他已明白,緣何西方教要不惜代價,開闢三千婆娑世界。
他更知道了,闡教緣何肯在昔年的封神榜上,退後一步!
概是因這幻境如今表現出的種種,讓通天教主驚訝不已。
依託道果偉力,從‘無’處開闢的‘有’。
也就是眼前的幻境世界,雖是虛妄之物,數學大道與道統交織而成的產物。
這裡的一切,看上去也都是荒誕不已。
種種不同圖案,拼湊起來的屋舍、大地、山川與田野。
只是‘名’而已。
通天教主想起了自己在徐吉那方天地所看的《道德經》之中的一句話:
有,名萬物之母,無,名天地之始!
當日,他看到此處時,還未能發覺。
直到此刻,通天教主見著眼前,頓時醍醐灌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