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廣成子領了聖人符詔,便架起祥雲,須臾便落到了一座仙山之前。
便見那仙山之上彩霞漫天,仙光噴湧,有清靜無為之音,隱隱傳來。
便知已經到了自家九師弟玉鼎真人的修行處。
也是三界之中,有數的福地仙山。
這等福地仙山,雖在人間,卻也不在人間。
凡人尋不到,仙人也找不著。
只有機緣恰當之人,才能在因果牽引之下,上得仙山,見得真人。
這也是巫妖大劫後,天地仙山所表現出來的特徵。
平素超拔於人間,可以視作是在天庭。
但若大劫來臨,因果牽引,便會墜入凡塵,顯化人間。
這便是大劫的可怖之處。
一旦入劫,便從此因果孽障纏身,想要清靜卻是不可得了,一個不慎,便是身死應劫,還要連累滿門上下。
非得完了殺劫,了了因果,才能再次超拔人間,跳脫出因果。
拾級而上,廣成子便到了一處洞天之前,見了一個童子,正在洞天門口澆花。
廣成子便上前問道:“金毛童子,你家祖師在嗎?”
這童子抬起頭,見著廣成子,面無表情的說道:“師祖在,師伯祖可是有事?”
廣成子聽著,心中暗惱,臉上卻不得不笑道:“那便快去叫你祖師出來!”
“掌教聖人有法旨!”
他知道緣故的。
昔年封神大劫之後,闡教內部就發生了分裂。
燃燈一派,廣成子一派,還有玉鼎、太乙等一派。
期間,發生了激烈的爭執。
而最後的結果是,燃燈帶人叛出了闡教門庭,投了西方。
廣成子下凡,指導周公,主持禮法秩序。
而玉鼎真人、太乙真人等則自守洞天。
而這也是因果使然!
封神大劫之前,闡教金仙個個上榜,人人都功德有虧,註定應劫。
故而,聖人算計,先以重利許以西方。
這釀成了後來,西方聖人從南瞻部洲、東勝神州帶走無數洞天、仙山與散修的果。
使西牛賀洲從西方貧瘠寒苦之地,一下子就變成了今日大興之景。
而另一方面,為了爭取人教,又請了老君聖人為闡教副掌教,教導諸仙。
這就埋下了另一個因。
闡教金仙中,玉鼎真人、太乙真人等皆在老君門下聽道,漸漸有了些清靜無為、道法自然的感悟。
所以,對廣成子為首的禮法秩序有了質疑。
雖沒有和燃燈一樣,叛門而走。
卻也從此不再關心下界。
於是,玉鼎等人,雖然依然受到下界因果孽障影響,未來劫數之中,說不定要牽扯其中。
但他們身上的因果極小。
恐怕,只需要隨便派個門人弟子下凡,應付一下劫數,就可以安然脫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