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
陶家村外,一處荒地上。
一座風車,已經完成了建設。
圓形的木屋之上,經過改進的風車車葉上,有著用了鐵蠶的絲做的帆。
其結構和傳動設計,也被改進了。
風從遠方吹來。
風車葉迎著風,緩緩轉動起來,帶動著木屋內的磨盤緩緩轉動。
最重要的是,木屋外有著一個垂直於地面的木製支架。
人們可以透過移動和調整這個支架,從而調整和移動風車車葉的迎風面,從而可以在風車工作時,始終對準風向。
徐吉露出了笑容。
他身後眾人也都歡呼起來!
“天尊萬壽!天尊萬壽!”見著那風車帶動著磨盤轉動,倒進去的穀物,便緩緩磨碎、去殼。
大家都開心起來。
又多了一個省時省力,可以幫助大家的聖物!
徐吉也很滿意。
“下次就可以把抽水的衝缸和鋸木、造紙的子系統都帶過來了!”他在心中想著。
如今沙水百姓雖有水車可以汲水。
但終究,水車汲水要看河段,還要看水流流速。
在很多地方未必適用。
而且,如今的魯西南,山區居多。
比起水車,陳昂教授說過的風車抽水,無疑就更加適用了。
“下個月,我們造個大的!”徐吉說。
如今這個風車,只是試驗品。
風車車葉,才五米多一點。
馬力估計也不大行。
徐吉記得,陳昂教授說過,中世紀的荷蘭風車,最大的展開車葉二十米,馬力六千匹以上!
哪怕是在這個神話世界,也是足夠嚇人了!
六千匹馬力的風車……
等於百姓有了一個不需要休息,也不會喊累的仙人,天天幫他們幹活!
最妙的是……
因為是神話世界,所以只要風車足夠高。
吹來的風的力量,不比荷蘭的低地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