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徐吉拿著手機,飛快的打著字,正與人溝通。
對方乃是楚省大學的一位專門研究古代工程與機械的教授。
正是那位叫桂靈的女警官在諮詢了他的要求後,給他推介過來的。
這教授姓陳名昂,聽徐吉的要求後。
以為徐吉是想寫歷史穿越。
立刻就非常熱心的向徐吉科普了水車的工作原理。
丟了一大堆的結構圖、公式和資料過來。
然後,他就熱心的向徐吉推薦起來:“其實,比起水車,我個人感覺,風車的潛力更大!”
“水車,需要建在有激流的地方……”
“受水域流速影響很大!”
“風車就不一樣了!”
“只要有風的地方,都可以工作!”
“而且……只要風車足夠大,什麼活都能幹!”
“鋸木、磨粉、造紙,甚至鍛打……”
“荷蘭知道吧?”
“風車之國,十七世紀就是靠著海上的帆船和陸地上的風車,稱雄一時!”
被他這麼一說,徐吉頓時來了興趣,開始與這位熱心腸的教授討論起來。
這風車如何設計、如何安裝,如何取材,還有工作原理一類。
陳教授都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甚至,還很貼心的,給了徐吉不少提示。
按照教授的說法,無論是風車,還是水車,都是可以轉為手工業的動力來源的。
春谷、脫殼、磨粉……
鋸木、鍛造、造紙……
簡直就是近代工業的溫床。
聊完這些就已經是下午四點了。
等兩人道別,約定下次有什麼疑問,可以隨時向他諮詢後。
陳教授忽然道:“對了,你的書要是寫好了……記得和我說一下哈……”
“要是寫的好,我一定訂閱支援!”
得……
感情是一位重度歷史穿越愛好者。
徐吉自然答應了下來。
反正,他又不寫書!
與陳教授結束了聊天。
徐吉開始了整理兩人的聊天記錄,將那些乾貨一一的整理出來。
各種技術要求、指標、公式……
還有結構圖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