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早飯後,陳恆又來找范蠡商量起兵伐魯的一些細節問題。
多年來,陳氏雖然在齊國苦心經營,上能控制國君,下能深得民心,但朝中許多大臣和王公貴族他卻控制不了,還要受到牽制。不能盡興而為,有時還要受到挑釁。
對於這一點,陳恆一直耿耿於懷。這是陳田氏篡國的重大障礙,不掃除這些障礙,陳恆在朝中就不能隨心所欲。
但是,陳恆一直找不到好的方法解決這一問題。范蠡來了,出了一個主意,對外發動戰爭,依靠外國軍隊的力量來削弱各大家族的力量。
戰爭是國家大事,朝中必須動員所有力量應對戰爭,包括私家軍隊,都必須參加戰爭。如果哪一家軍隊不服從徵調,陳恆便有權動用國家力量進行圍剿。
其實各大家族也樂於參加戰爭,只有透過戰爭,各家族家族才能獲得巨大收益,也可以使自己的軍隊獲得鍛鍊。
在戰爭中,陳恆便可以把各家族的軍事力量派到最危險的地方去,從而達到削弱各家實力,儲存自己的實力,這樣,就可以改變朝中各大勢力的力量對比,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陳恆以為這是一個絕妙的主意。陳恆得知范蠡並沒有要在齊國做官的意思,甚至連齊侯都不想見,便對范蠡完全沒有戒心。
他知道,以范蠡的本事,只要在齊國做官,便可以很快控制朝廷,朝廷的格局將發生重大變化,自己在朝中一家獨大的局面將不復存在。這是陳恆最為忌憚的。
但現在范蠡一再表示,自己只是來遊玩,無心在齊國做官。這樣最好。
范蠡只是一個遊客,因為在旅途中救了夫人恆贏,和自己成了朋友,以一個朋友的身份,來幫助自己出出主意。對自己的地位沒有任何觸動,這是最合陳恆心意的。
二人正在討論伐魯的一些細節問題。忽聽家人通報,朝中來人,傳陳恆進宮,齊侯有事召見。
陳恆說:“伯爺,你在府中隨便轉轉玩玩,君侯召見,我去去就來。”
范蠡說:“大人正好乘此機會,向齊侯表明出兵伐魯的之事。如果簡公不願意,你要設法說服他。”
陳恆說:“這是大事,陳恆自然會向君侯認認真真地奏明。”
陳恆辭別范蠡,騎馬很快趕到朝中。簡公正在書房等候。陳恆上前參見:“臣參見君侯陛下。”
簡公說:“大人請平身,坐下說話。”
陳恆說:“陛下何事召見臣?請喻下。”
簡公一臉的憤怒,說:“說來真是讓人氣憤,魯國來使,竟然催問寡人,為什麼到現在兩萬擔糧食還不交付魯國。”
原來當初五國聯軍攻打齊國,齊國兵敗求和,在談判中達成一些對齊國具有汙辱性的條款。比如齊國每年必須向魯國繳納兩萬擔糧食,作為對魯國的戰爭賠償。
兩萬擔糧食對齊國而言是一個很小的數目。但卻帶有嚴重的汙辱性質。當年齊國為了免於滅國,只好忍辱答應,但後來在執行的時候,都有被人抽耳光的感覺。
齊國是一個大國,無論是經濟實力還是軍事實力都比魯國強大的多。現在像屬國一樣每年向魯國進貢糧食。這讓齊國無法忍受。
一開始,齊國還遵守協定,後來便拖延,今年乾脆就選擇遺忘,沒人提及這件事。
而魯國竟然還派使者來催問這件事,真是氣死人了。
陳恆咬著牙說:“魯國真是不識好歹,這還蹬鼻子上眼了。君侯見過使者了嗎?”
簡公說:“寡人見他,不是太抬舉他了?我沒見,大人你去見一下,罵他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