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棄救人的過程實在太過輕描淡寫,以至於越秀寧還有些不敢相信,又探查了一次越千行的狀況,這才放下心來。
雖然越千行尚未清醒過來,但法力已然平復,還未受重傷,只是氣血紊亂虧虛罷了。
最讓她吃驚的是,越千行居然沒有因此而損傷道基,僅僅是法力消散了不少,若是在末法時代之前,只需要數日便可恢復如初。
越秀寧不禁愈發歎服,由衷地跪謝道:“觀主大能,道法通天,若觀主有何要求,秀寧必當盡心竭力。”
“無妨。”
林棄輕輕搖頭,說道:“我先受了你玉陽傳承,而後才救了你兄長,你並不欠我。”
越秀寧聞言,有些錯愕,連搖頭道:“這怎麼能相提並論?您不僅救了兄長的性命,更是保住了他的修道前程,而我玉陽傳承,對前輩您這等執道天人而言,不過爾爾,猶如雞肋,這兩者怎可同日而語?”
太過了……林棄輕笑著搖頭,淡淡道:“救你兄長,對我而言,也只是舉手之勞罷了,有何區別?”
“這……”
越秀寧張了張口,正欲反駁,卻是忽然想起,方才觀主也只是伸出手,輕輕地拍了兄長一下,便化解了如此兇險的走火入魔,還真是舉手之勞!
據她所知,修道之人為了防止走火入魔這等劫數,又煉丹又求寶的,可謂是想盡辦法。
然而一旦走火入魔了,就算手段盡出,求前輩師長相助,也未必能保住道基不損。
而觀主呢?
如此輕描淡寫,毫無煙火氣地隨意一拍,兄長便意恢復如常,且道基未損!
這等奇事幾乎顛覆了越秀寧的常識,讓她也有些說不出話了。
她也不知該如何辯駁,但還是行禮道:“總之,前輩大恩大德,晚輩定當謹記在心。”
林棄揮了揮袖袍,說道:“行了,既然你兄長有傷在身,你便先帶他回去休息吧,待他身體恢復再說。”
“是,晚輩告退。”
越秀寧恭敬地應了一聲,便扶著越千行出去了。
待越秀寧離開,關上房門之後,林棄終於微微鬆了口氣,回想著那玉陽傳承玉冊之中的修行之法,不由得露出了一絲笑意。
原本他就想找機會問越氏兄妹要來修行之法,沒想到還沒輪到他開口,便遇到了這等巧合之事,以至於越秀寧竟然親手把玉陽傳承送予他了。
“原來……這就是修道嗎?”
林棄回憶著腦海中的修道之法《玉陽策》,眼神中卻是有些疑惑。
修道,便是修道心,築道基。
身為凡,心如仙。
心是虛無縹緲的,而身卻是真實存在的,修道之士即是運用種種法門,令虛實相合,身入自然,心體天地,奪天地靈氣,修己身道心。
這便是一切修行之道的根本。
法力,是虛實的交點,以道基承載,又以道心駕馭。
這修道之路,也和林棄過去臆想的修真境界不一樣,似乎並沒有他前世聽說過的金丹、元嬰、化神等等境界。
甚至於,就連明顯的界定劃分,也只有寥寥數個境界罷了。
按照《玉陽策》內所說,大道固然殊途同歸,但天下間有萬千法門,便是萬千條道路,又豈能一概而論?
真正的大境界,也不過是以修道之人的道心變化,劃分出五重心的境界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