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臻路過書房和男女寢室都沒有見到人,包括廁所也沒有任何動靜,就能知道大家現在都在會議室裡開會。
會議室的隔音效果特別棒,就算是站在門口都聽不到裡面的動靜,按響門邊上的門鈴,攝像頭對準了唐臻的臉。
刷臉透過。
唐臻的出現讓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到了他的身上,唐臻目前能看到的是在會議桌的中間沙盤裡面出現的國內地圖,上面有幾個城市被圈了出來,並且在旁邊標註了“回收”字樣。
看樣子是在討論要在哪幾個城市建立海洋垃圾回收處理廠的事宜,同時被提上議程的還有“物聯網”,“流浪動物”、“環保”……
會議才開始沒多久,也從側面說明他們工作到了很晚。
至於說特地把開會時間安排在這個點,唐臻認為沒有可能。
“繼續。”唐臻隨便找了張位置坐下。
袁藹雨沒有耽擱的重新開始暢談自己的規劃,包括要在十三座城市建立“海洋垃圾回收處理廠”,為此會註冊專門負責運營這件事的公司,預計在總部招聘二十名員工,不算廠裡面的工作人員。
其他人對此都表示贊成,但大家還是不約而同地把目光看向唐臻,因為錢是他的,他說了算。
“我覺得很好,不過……”他的語氣一頓,頓時讓氣氛緊張了一個度。
“我認為十三座如果都只建立一座廠的話是不夠的,如果有情況嚴重的海岸線可以多造兩座。”
他把話說完後所有人都鬆了口氣,還以為是唐臻不同意袁藹雨的規劃,現在才發現他們真的是小看了唐臻行善(做任務)的決心。
第二個議題是關於如何使用物聯網。
在初次接觸物聯網概念後,袁藹雨就發現它能很好的與“環保”“行善”等要素聯絡起來,實際上生活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事情都能靠物聯網完成,物聯網正是未來生活的新方向,所謂的科技人生也許和科幻電影裡的有差距,但絕對不會遜色。
討論到物聯網就肯定會講到正在建設的收留中心,於是袁藹雨把物聯網和流浪動物一起講了,她的想法是透過收留中心的實際成效來觀察物聯網的效益,如果說效益滿足他們的心理預期,就可以投放到基金會今後的任何專案中,包括目前已經開始建設的“海洋垃圾回收處理廠”,在建築設計圖裡袁藹雨就已經預留了物聯網設施的空間,要執行起來也會非常方便。
最後是“環保”議題,其實就是唐臻之前交給甄莉花的任務,這一個多月的時間,幾家新聞媒體社在金錢的驅使下舉報了全國上下超過兩百多家大小企業,進度喜人。
但袁藹雨認為目前的計劃過於單薄,僅僅是去舉報那些違規企業治標不治本,需要從新開始設計。
整場會議開到十點半,在最後的發表意見環節,大家的集思廣益讓唐臻多了很多新的想法。
等其他人都離開會議室後,唐臻終於有和袁藹雨獨處的機會。
“我想帶你去個地方。”
袁藹雨正收拾著自己的講稿和資料,抬起頭,看向唐臻道:“這麼晚了,你想帶我去哪?”
“額。”唐臻有些尷尬,他說這句話時雖然沒有別的意思,但現在想想,好像是有點不好。
“其實……我是想說……”他有點不知所措。
“好啦,不逗你玩了。說吧,只要不是什麼奇怪的要求,我都能考慮一下。”袁藹雨恢復正經。
唐臻鬆了口氣,道:“就是去個地方,陪我參加一個活動,今晚就走。”
“很急嗎?去哪啊?”袁藹雨邊收拾邊道。
唐臻道:“國外。我現在很難跟你解釋,到時候你就知道了,我保證不是什麼奇怪的活動。”
“嗯……”袁藹雨停下手上的事情,略作思考,道:“好吧,我相信你。”
“好,那就走吧。”唐臻露出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