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 1 章 豆腐湯飯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岸邊童音脆生生,倒比柳浪聞鶯還要清亮些。小娃娃指著河水裡的大白鵝,搖頭晃腦揹著詩句。
河水碧綠,翡翠鋪展,碧水悠悠,白鵝戲水,水花飛濺,潤澤繁花。
繁花似錦,奼紫嫣紅,映於水面,端的一幅“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的人間勝景。
“水生,你個背時娃兒,跑到哪裡去了,快些給我回來!”遠處傳來呼喚聲,那聲兒裹著晨露飄過來,驚得蘆花雞撲稜稜飛上籬笆。
“水生,離水遠些,快回家去,你媽媽在喊你。”吳雪翠抬首道。
“曉得啦!”水生邁著小短腿,如小鹿撒歡,一溜煙跑遠,離弦之箭般,眨眼便不見蹤影。
他跑過去,在吳雪翠身邊帶起了一陣風。三月的風吹在春日的肩膀上,帶來一陣陣暖意。吳雪翠拂掉頰邊的暖風,繼續薅泥土裡的薺菜。
她的指甲縫裡嵌著薺菜新綠,似戴了十枚翡翠戒指,把整個春天都囚在了這十指裡。
正值春季,春菜遍地,柳絮爛漫,空中鸝聲橫過,天地之間生機勃勃,萬物都帶著新生的氣息。
吳雪翠手提菜籃子,起身看了一眼邊上的河水。河水綠得醃人眼,像是誰往裡頭潑了半桶青顏料,白鵝如幾點雪色,點綴其間。它們頸子彎成銀簪模樣,浮光裡蕩出圈圈漣漪,像是糯米團子在青瓷碗裡蕩漾。
看著圓滾滾如如糯米團子的白鵝,吳雪翠笑笑,拍下河邊美景,緩步於鄉間小徑,穿過滾滾金浪的油菜花田,朝家而去。
鄉下的早晨,空氣帶著甜味。穿行於甜絲絲的空氣間,不多時,抵達一處農家小院。
門前閑花落地待掃。看著門前的這一堆斑斕錦繡,吳雪翠把菜籃子放到一邊,執掃帚掃落花。落花歸聚一處,不消片刻打掃幹淨,吳雪翠提籃進院。
煙囪裡飄出嫋嫋炊煙,煙霧裡帶著豆腐的濃香。灶膛裡,地鍋豆腐正在徐徐燉煮。
灶臺前,吳奶奶執湯勺,攪動著鍋裡的豆腐湯。吳雪翠洗切好薺菜,坐到灶門前添薪燒火。
鍋裡豆腐塊滾滾而動,嫩而滑,如嬰兒的肌膚。吳奶奶撥開氤氳的熱氣,將洗好的薺菜烹入湯裡,“翠翠,你到壇子裡撈兩個酸蘿蔔出來切了,我嘞哈兒搞不贏我這會兒忙不過來)。”
“要得,馬上。”
揭開泡菜壇子,一股香氣迎面撲來,鹹中有酸,酸中透香,韻味悠長,香得把樑上燕子引得探腦袋。
她快速撈出酸蘿蔔和酸姜,刀刃起落,片片均勻。酸蘿蔔片堆積在粗瓷碟裡,沁出胭脂色,像是被醃漬的晚霞。她嚼下一片,鹹酸可口,滋味甚妙。
早食是豆腐湯飯。其他地方的人,早飯通常都是包子饅頭面等等,吳家村這一帶的人,清晨多食米飯,尤以豆腐湯飯為最。
豆腐在熱湯中微微顫動,散出誘人的豆香。滑嫩清香裡,侵入了大米與薺菜的芳香。熱氣騰騰,濃香滿室。
滾滾熱燙之香,香到真應了那句“一燙抵三鮮”。
待得煮好,筷子一夾,滑嫩柔軟,清香鮮美,整個豆腐的風情,都融入了這一碗湯飯裡。
一箸入口,三春難忘,令人回味無窮。
帶著微微豆黃色的豆腐,吳雪翠連連吃了好幾口。自家磨的手工豆腐,透著淺淺豆黃色,並不像市面上買的機器豆腐那般白生生得漂亮。
賣相雖遜一籌,口感卻勝數籌。手工柴火豆腐,質樸又踏實,方為豆腐之真味。
之前在城裡打工,吃的都是機器打出來的流水線豆腐,那時候的吳雪翠便格外想念家裡磨的豆腐。
“翠翠,你多吃點,城裡米養不胖人,你瞅你這腕子細的,沒有小時候胖乖胖胖乖胖乎乎)的好看了。”吳奶奶心疼她,忙給她添飯。
這幾年在外工作,吳雪翠的確瘦了許多。忙碌的工作與生活,把她變成了一顆龐大社會機器的螺絲釘,日日運轉,不得停歇。
每每夜深人靜時,疲憊不堪而又空虛。人漸消瘦,疾病亦悄然纏身。
她的身體須善加調養,醫生建議她好生修養一段時日。她這才請假三月,回了村裡。
村裡山清水秀,空氣清新,滋養身心。她這才只回來了兩三天,身體已覺舒暢許多。
聽著奶奶絮絮叨叨的話,看了一眼晨陽籠罩的院子,炭爐上冒熱氣的茶爐,碗裡的滾湯豆腐飯,吳雪翠愜意閉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