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皇上處理朝政有點吹毛求疵,一點小事就能讓他大發雷霆,我們還是聰明點別去觸他的黴頭為好,至於他的事只能說抱歉,我們已經盡力了。”
吏部尚書望著漸行漸遠的隊伍,嘆了口氣:“真懷念先帝臨朝的時候!”
左僕射抿著唇,看著窗外沒有吭聲,誰不懷念先帝臨朝的日子,那時他們幾乎說什麼,只要有理有據,皇帝就不會反駁。
那時的皇帝就是他們關進籠子裡的吉祥物,工具人!
如今那們的日子一去不復返。
就在朝臣以為這件事因御史一家流放而結束時,皇帝又下了一道旨意。
令建康各級官員家眷積極配合徵兵工作,並給了各家一個名額,但凡在朝為官者,其家眷都有一個徵兵名額。
這道旨意一經宣讀,整個建康朝堂震動了。
這哪裡是徵兵令,這簡直是要他們的命,誰家的男丁不是他們的命根子。
現在皇帝既然要他們的命根子上戰場,那不是等於要他們的命嗎?
“皇上,戰場上也不差幾十上百個兵丁,不如向民間釋出徵兵令,令其三丁抽一?”有官員建議。
李景福坐在金鑾殿上,被底下臣子不要臉的話驚呆了。
“你們還要點臉不?大禹一直沿用的是五丁抽一,如今你們為了自己家的紈絝子弟竟然讓朕下旨三丁抽一!”
“你們居心何在?這是想讓朕揹負罵名啊!”
群臣頓時縮小自己的存在感,儘量不引起皇帝的注意。
萬一被皇帝點名,不管怎麼說都得罪人,這種裡外不是人的建議他們是不會提的。
“天官,你意下如何?”
李景福見群臣不吭聲,便直接點名。
吏部尚書木著臉站了出來,“臣,臣認為若朝廷缺兵將可實施三丁抽一,也不是不可。但為了社稷穩固,一直沿用的五丁抽一也不能隨便更改,具體如何實施還需皇上您仔細斟酌。”
站在一旁的阿奴聽了他的話,詫異地看了一眼這位天官大人,真是人才啊,這模稜兩可的話,左右逢源的本事也是沒了誰!
李景福瞥了他一眼,看著下面群臣,接著說道:“朕決定再次徵兵十萬,等訓練好便趕緊去支援平叛,隨著戰場的擴大,前線急需兵馬。”
這時,戶部尚書坐不住了,上前一步勸諫:“皇上,這幾年內耗嚴重,災情使各地百姓人數銳減,再次徵兵,各地百姓生活狀況堪憂,我們更應該休養生息,恢復生產才對!”
李景福微微蹙起眉頭,不悅地說道:“前線平叛一直在堅持著,為何進展不大?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兵力太少,若有兵力增加,將大大縮短平叛的進度。難道你們不想朝廷早日平定內亂?”
戶部尚書覺得冤枉,硬著頭皮道:“稟皇上,臣並非不支援您徵兵,只是增加了兵力,戶部左支右絀,恐怕餘糧根本負擔不起如此多的新兵丁,到最後的結果便是我們給叛軍增加了兵力。”
以前朝廷兵馬叛變成叛軍兵馬的事屢見不鮮!
李景福聽了這話,黑著臉訓斥:“你別拿以前的屈辱來反對朕,如今是建元時代,一切皆有可能!”
戶部尚書:“.”
你又不是千古一帝,有什麼不能比較的?
“皇后寫信過來,一直說朕在建康不作為,如今朕好不容易下定決心痛改前非,眾卿可別阻攔朕!”
說著李景福掃過底下群臣,威脅道:“如果你們阻撓朕,到時皇后又嫌棄朕無所作為,朕到時就將你們賣了,說是你們不同意,朕也沒有辦法!”
群臣嘴角抽搐,無賴!
“還有,皇后將朕罵得狗血淋頭,這次朕要痛改前非,準備在夏收前將揚州府的田地重新丈量一遍,隱戶清查一遍,全部重新登記,以此來增加戶部的賦稅。
到時望各位配合,若讓朕查到誰在背地裡搗鬼,別怪朕到時鐵面無情!”
群臣聽了這話,臉都綠了!
這公婆倆真是,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皇后在京畿地區吞併他們的產業,而皇帝卻在建康吞併他們的產業,這是要逼得大家無路可走嗎?
更讓群臣驚訝的是,如今的皇帝說話套路深,一頓胡攪蠻纏就達到了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