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還真是個妙計。”
不過再怎麼說,確實是籌集了足夠的糧秣。
東胡大可汗親征,世家大族對大漢,可能就沒之前那麼有信心了。
但如果他們敢冒著風險,為了後續更大的利益,而在股籌上加碼,無論有沒有信心,都得撐著挺著,死扛著大漢。
“傅愛卿,這急報末尾的事情,你又如何看待?”
最緊急的事情,處理好了,劉恪又指向了來信末尾。
賈無忌又又又要造反。
和東胡大可汗同款,同樣是蕭元常和廉漢升聯名上書。
傅玄策思索一二,並未覺得是多大的事:
“臣不知賈大人如何想法,但以臣之見,此時無需太過擔心。”
“只要能守住康海郡,拖住東胡大可汗,即使真有貳心,也無人敢付之於行動。”
“而賈大人向來向來與世家不合,縱然叛亂,也絕不會有人在局勢尚不明朗的情況下,與其呼應。”
“可加以警惕,但不宜多有動作。”
劉恪點頭,有個人在身邊分析,舒服多了。
他稍作思考,既然不宜過多動作,索性大方一點,完全信任:
“既然如此,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賈卿飽受攻訐,朕也要安撫一番。”
“傅愛卿你替朕執筆回信。”
“就說玉璽在威武大將軍的窩裡,若是想要造反,可自取。”
“另外,要賈卿幫朕多注意著,那些選擇兌取股籌的世家。”
傅玄策執筆書寫,他的字比不了蕭元常,但也是別具一格,寒門出身,一筆一劃竟是顯得格外大氣。
寫完之後,傅玄策就在腦子裡,將這幾句話給刪除粉碎了。
短短四句話,愣是沒一句敢記住。
為什麼不用擔心,那些心懷不軌的人呢?
因為皇帝都考慮到了,都有應對措施,且透過股籌,都暴露了出來。
敢冒險加註的世家,自然會支援大漢。
而那些想要兌取股籌的世家大族,不正是表明了自己想及時抽身,對高州之戰不看好,內心不相信漢帝,能抵禦東胡大可汗親征嗎?
這些人都表露內心想法了,不趕緊監控起來,等著他們暗通東胡大可汗?
這麼一來,透過區區一個兌取股籌,既保證了糧秣供應充足,還能保持內部穩定。
但這些話,傅玄策顯然是不敢說的。
見已無大事,皇帝睏乏,他便匆匆告退。
——
“玉璽在雞窩裡?”
賈無忌收到來信,一時啞然。
確實是皇帝的風格沒錯了。
那張陰沉沉的老臉上,忽然露出了寬廣的笑容。
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縫,皺紋緊密交織在眼角處。
“陛下當真如此信任老夫嗎?”
賈無忌的身體同時微微顫動了一下。
“老夫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