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又收到了楊思義的摺子,還是職業教育的事情,不過這一次稍稍改進了一些,將可能造成的影響,都列舉了出來,也表明了這些不過只是暫時性的問題。
以及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案等等。
可以說,這一次的摺子比上次在職業教育本身的內容上少了許多,更多的是如何處理實際可能產生的問題。
楊思義貫徹了蘇璟的教導,站在朱元璋的角度上想問題,為他解決因為職業教育推行滋生的問題。
朱元璋看了一遍,倒是沒有打回,但也只是放在了案前,並沒有要批覆的意思。
比起這個職業教育的事情,朱元璋現在更關注的還是科舉。
按照原本的章程,今年應該是鄉試等低一等的考試,然後到了明年才是大比。
但礙於此前蘇璟對於大明第一次科舉無疾而終的預測,朱元璋決定提前大比。
也就是童試、鄉試、會試和殿試四個級別的考試,全是在今年一年內完成。
對於蘇璟的預測,朱元璋雖然不願意相信,但之前那麼多的例子在前,由不得他不相信。
所以,早點搞完,早點看到問題,然後早點改正也是好的。
這會大明的各地,童試已經開始了,雖然童試是由各地地方官府自己舉辦的,童試的名額和試卷也一般不會上傳到京城,但耐不住朱元璋關注,他會抽一些地方試卷來看看。
一方面是看看各地的普遍水平,另一方面是防止地方亂來。
科舉若是出現了不公,那對於整個大明而言,都是毀滅性的打擊。
讀書人的口誅筆伐可不是開玩笑的。
基於這些原因,朱元璋對楊思義提議的這個職業教育,暫時只是擱置的態度。
奉先殿內。
“陛下,吳王求見。”
太監的聲音響起。
朱元璋正在處理政務,聽到朱橚求見,也是停下了手頭的工作,說道:“宣。”
朱橚很快出現在朱元璋的面前,他朝著朱元璋行禮道:“兒臣拜見父皇。”
朱元璋擺擺手道:“老五,你不是在農學院和蘇璟學習麼,怎麼跑來朕這裡了?”
對於自己的這個兒子,朱元璋是意外的。
朱橚的聰慧,那是蘇璟都誇讚不已的。
只是,朱橚感興趣的事情,卻不是朱元璋所期望的。
一個只喜歡擺弄花草的兒子,如何能成為自己的太子朱標未來的左膀右臂?
不過現在的朱橚還小,朱元璋並沒有要強行干涉他的想法。
還是等等再說。
朱橚回答道:“回稟父皇,兒臣是為蘇師而來。”
蘇璟?
朱元璋蹙眉道:“他又怎麼了?”
現在的朱元璋也有點煩蘇璟,都過了這麼久了,蘇璟還真是個仁遠伯,一點都不願意入朝為官,拖的文武百官都心思各異了。
朱橚說道:“蘇師說,如果父皇有時間,他要和父皇探討一下職業教育的事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