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一把手和二把手的區別有多大,不用多說也知道。
汪廣洋不如李善長太多了。
日常工作也能頻繁出錯,都不用胡惟庸搞破壞,自己就暴露出了各種的問題。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汪廣洋沒有擔當,什麼事情都怕承擔責任,導致事情經常積壓拖延。
這可不僅僅是事情處理不好那麼簡單了,汪廣洋也遭受了底下一大批的官員的議論。
能力不足當宰相,著實是有些為難他了。
奉先殿內。
“這汪廣洋是怎麼回事?怎麼這麼多的破事?”
朱元璋看著一道道的摺子,全都是因為汪廣洋不敢承擔責任,底下的官員又無權處理,最終只能來到朱元璋的面前。
朱元璋雖然是勞模,也喜歡掌握權力的感覺,但他也知道,事無鉅細是沒可能的。
大明的事情太多了,中書省的作用,就是幫朱元璋分擔一大部分的事務壓力。
李善長在的時候,這事都做的很好。
但換成了汪廣洋,各種問題就出現了。
雞毛蒜皮的小事,也要朱元璋親自來給意見,一開始還好,但次數多了,朱元璋也很煩。
要知道他每天的日程是很緊的,因為汪廣洋這麼一搞,導致朱元璋現在一下子沒時間做其他事了。
每天大半的時間,都得處理奏摺。
此刻朱元璋的心裡,已經有撤汪廣洋職的想法了。
同時,在朱元璋這裡,一個人選,也出現在的目光之中。
楊憲。
現在是中書省參知政事,正是胡惟庸之前的官職。
而在進入中書省之前,楊憲是做檢校工作的,說白了,類似於監督特務性質的工作。
工作的物件呢,正是曹國公李文忠,也就是朱元璋的外甥。
那時候的朱元璋對於外甥李文忠長官軍務並不是很放心,所以才派了楊憲去做李文忠的屬官。
果然,楊憲並沒有因為李文忠是朱元璋所寵愛的外甥而有所顧忌,不多久就向朱元璋報告說李文忠不聽他的話,任用儒士屠性、孫履、許元、王天錫、王橚等人干預公事。
那時浙江作為前敵佔區,許多讀書人都在張士誠手下做過事,如今雖然歸到了朱元璋的地盤,但對這些人,朱元璋卻始終不大放心。
一聽到楊憲的報告,他立刻派人把這五個人押解進京,結果屠性、孫履被殺,其餘三個人則充軍發配。”
李文忠呆在浙東時間並不長,楊憲在短時間內迅速掌握了李文忠手下官員的動向,並一一向朱元璋彙報,他可稱得上是個合格的情報人員。
正是因為這件事,所以朱元璋對於楊憲的看法,還是相當不錯的。
“先讓楊憲做右丞吧。”
朱元璋想了想,便直接給了人事任命。
“太子求見。”
“宣。”
聽到朱標求見,朱元璋也是沒有絲毫的猶豫,立刻就讓朱標進來了。
又是十天左右的調查,朱標整個人也消瘦了一些。
他並沒有將這件事委託給任何人,或者說直接指揮,每件事他都是親力親為,每個線索也是自己親自調查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