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海外商隊。”
紫禁城奉先殿內,朱元璋看著一份奏摺,眉頭微蹙。
自從大明海禁以來,海邊的狀況,比起之前已經變化了許多。
大明本土的漁民就不說了,全部都遷往了內陸,然後除了倭寇,其他的來人,就很少見了。
海外商隊這事,朱元璋著實有點意外。
仔細的看了一遍奏摺,這些海外商隊的身份倒是調查清楚了,並不是什麼細作。
他們只是在海上順著洋流,一路到了大明,看到有人,便想著進行一些商業活動,也賺點錢。
只是,沒想到,剛一靠岸,就直接被大明的海防駐軍給控制住了。
如何處理這些海外商隊,這是這份奏摺上來的主要目的。
若是按照朱元璋之前的一貫思路,那這些海外商隊就是直接打回去,什麼通商,那是不可能的。
但此刻,朱元璋不禁想起了蘇璟曾經提過的海外經商。
朱元璋一直都沒有動過主動去海外的心思,不僅僅是因為倭寇,還有許多之前爭天下的對手,他們的殘餘勢力跑到了海上。
朱元璋海禁嚴格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不想他們死灰復燃,干擾自己大明的統治。
現在大明最主要的外部威脅是北元餘孽,不能再搞出一些其他的威脅來。
不過,主動去海外經商不行,這些經過調查的海外商人,倒是可以嘗試一下。
稍稍思考了一下,朱元璋便在批覆意見上表明允許海外商隊駐留,也可以進行一些商業活動。
這對於朱元璋來說,已經是一件非常大的讓步了。
若是沒有蘇璟的勸導之前,最好的結果也就是讓這些海外商人直接發還回去。
要是狠點,這些商人就會被當成是敵對勢力的細作,直接關押起來。
可以說,蘇璟的出現和蘇璟的言論改變了他們命運。
這樣的一個小插曲並沒有對大明造成太大的影響。
現在的朱元璋最感興趣的還是沐英送來的最新式火銃,也就是他剛剛試驗過的,蘇璟改造的輕便火銃。
“想不到火銃竟然也可以造的如此輕便,蘇璟這小子,倒是有幾分本事啊!”
朱元璋拿著火銃,那叫一個愛不釋手。
雖然還沒有親自開槍試過,但從沐英的描述裡,朱元璋已經能確定,這火銃絕對很趁手。
而最讓朱元璋興奮的,還不是手頭的這把火銃,而是沐英轉述的蘇璟對於火銃未來改進方向的暢想。
近距離和遠距離,火銃都有自己的發展方向。
可以追求威力,也可以追求超遠距離的射殺。
在朱元璋看來,若是蘇璟的暢想可以變成真的的話,那每一種火銃,就可以成立一個營,到時候在戰場上那不是所向披靡。
“這些政務是真的煩啊!”
朱元璋又看了一眼手邊等待著自己處理的奏摺,忍不住爆了句粗口。
他現在只想著儘快處理好了,然後去靶場試試看這把火銃。
因為火銃的原因,朱元璋對朱樉的關注下降了不少,明明才因為馬皇后的話,感覺分外驚訝,想要了解一下朱樉的香皂生意到底如何了。
但沒辦法,朱元璋真的太忙了。
大明的國事,每天都有好多等著他來處理,一件接著一件,根本就沒有停下來的時候。
他和其他人還不一樣,今天的事情做不完留到明天做,反正是為了老闆做的。
朱元璋自己就是老闆,事情拖不得,拖也是他自己的事情。
……
秦王府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