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嚏!
牛府內,蘇璟一個噴嚏打了出來。
他正在和朱棣講解著一些兵法的運用,說的那叫一個慷慨激昂。
前世作為一個熱武器愛好者,蘇璟扯扯這些兵法還是有點東西的。
比如十分經典的大縱深作戰理論。
依託於武器裝備的發展,這套由前蘇聯軍事家整合形成的大縱深作戰思想,對於熱武器作戰,還是很具備指導思路的。
當然,從現代明朝火器的發展水平來看,這大縱深作戰思想,依舊是超前的。
但不超前的話,又怎麼能在朱棣的面前當兵法老師呢?
眼前的可是朱棣!
作為記憶裡的明成祖,蘇璟對於朱棣不敢也有絲毫的輕視。
讀書方面朱棣不太行,但打仗他是真的在行。
朱棣的老師,不用說,全都是大明的開國名將,蘇璟雖然也是個軍事愛好者,但愛好者和實際領兵作戰的大將之間有多少差距,蘇璟心裡還是知道的。
所以,不能討論現在的兵法,得論未來的兵法。
“戰爭方式的變化,來自於武器的變化,而武器的變化則會導致作戰理論的更迭,火器已經出現,而未來的戰場,也必定是火器的時代。”
“為了適應新時代的戰場,我們首先要有一個完善的作戰理論支撐,兵團和部隊之間的戰鬥隊型中應建立突擊群、牽制群、預備隊以及火力群。”
“突擊群用於主要突擊方向上實施進攻:牽制群用於輔助突擊方向上作戰,其任務是轉移敵人的注意力,保障突擊群的順利進攻;預備隊用以完成戰鬥程序中突然出現的任務;火力群的主要任務就是保障突擊群的快速突破。”
……
蘇璟侃侃而談,大縱深作戰理論,在他的口中不斷的朝著朱棣輸送著。
蘇璟並不擔心朱棣聽完之後能去實踐多少,因為現在的武器發展水平,制約了這個理論的應用。
畢竟大縱深作戰理論的出現背景,便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
如今不過是大明朝剛剛建立,時間還差得遠的。
不過,此刻的朱棣,倒是被唬的一愣一愣的。
蘇璟的描繪里,雖然有些作戰,在朱棣看來難以做到,但這完備的理論體系卻深深的吸引了他。
從某種意義上說,大明和蘇聯有一定相似的地方,都是一個巨無霸的大國。
那麼作戰的話,註定是正面戰場為主。
所以,這大縱深作戰理論,還真是適用的。
朱棣認真的聽著,雖然腦海中有許多的疑惑,但這些疑惑之前,首先是要記住蘇璟說的內容。
足足說了一個時辰,蘇璟才將這大縱深作戰理論給朱棣敘述完。
當然,內容並不是很完整,因為蘇璟只是愛好者,知道的就這麼多。
“好了,你先消化一下,之後有什麼問題再問我吧。”
蘇璟看向朱棣,淡淡道。
超越了時代的大縱深作戰理論,朱棣想要理解肯定是困難的。
比不過蘇璟對於這位未來的明成祖,還是很有信心的。
朱棣那是誰?
那可是創造了歷史,以一介藩王之身,孤軍直入應天府,成功登頂,簡直就是一個奇蹟。
這樣的人物,天生就是打仗的料。
“是,蘇先生。”
朱棣回答道,隨即開始自發的理解蘇璟所教導的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