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有著兩黨相爭,但朱標卻是兩黨都非常推崇的。
淮西集團這邊,常遇春是未來岳父,浙東集團這邊,朱標自小的老師便是宋濂。
可以說,為了朱標能更好的掌控大明,朱元璋早就做好了一切的準備。
雖然說不少大臣都有著自己的手段探聽到了朱標安全回來的訊息,但任何探聽來的訊息,都不如從朱元璋嘴裡說出來的可靠和安心。
果然,朱元璋這話音剛落,群臣的神色就好了不少。
只不過,下一秒,朱元璋便說道:“防治了青州府瘟疫的蘇璟,也回來了,伱們說,朕應該如何嘉獎他啊?”
青州府的事情,在朱元璋這裡已經定性,蘇璟是大功臣。
凡事都是結果導向,過程有問題,只要結果沒毛病,那挑刺就比較難。
“崔尚書,這禮法之事都是你來擬定的,朕想著以蘇璟的功勞,應該能封爵,只是這封什麼爵位,朕還沒有考慮好,你以為呢?”
朱元璋看向禮部尚書崔亮,笑呵呵的問道。
封爵!
此言一出,群臣震撼!
他們都知道,朱元璋想要推蘇璟,但沒有想到,竟然會直接封爵。
崔亮緩步走出,朝著朱元璋說道:“啟稟陛下,今大明有公、侯、伯、子、男,五等勳爵之位,臣以為,以蘇璟之功勞,以子,男兩等比較合適。”
大明的勳爵之制也是才制定的,爵:正一品國公、郡公,從一品郡侯;正、從二品郡伯;正、從三品縣伯;正、從四品縣子;正、從五品縣男。
朱元璋大封功臣,五位國公,李善長、徐達、常遇春、李文忠和鄧愈都是淮西集團的。
而浙東集團的領袖劉伯溫,僅僅只是封了一個伯,甚至連侯都不是。
這其中的情況,固然有淮西集團本身的功勳卓著,也有著朱元璋本人的傾向。
畢竟,淮西集團那是跟著朱元璋從起義之初就在身邊的,很多人也與朱元璋的關係莫逆,有這種傾向那是正常的。
但身為皇帝,私情是一方面,朝局的平衡又是另一方面。
最是無情帝王家,這可不是說著玩笑的。
崔亮建議子、男兩等,震驚的群臣稍稍鬆了口氣,蘇璟的功勞不小,又有著朱元璋的強力助推,就封個後兩等的,也就可以了。
崔亮還是很懂分寸的,這兩等的封爵,是群臣可以接受的範圍。
“子、男兩等麼,崔尚書,若是朕想封蘇璟為伯呢?”
朱元璋再度開口,又是一聲石破天驚。
伯!
別看是第三等,但劉伯溫封的那就是誠意伯。
非淮西集團的成員,能封到伯,那絕對是相當高的封爵了。
雖然大家都知道,蘇璟被朱元璋推出來,就是為了當下一個“劉伯溫”。
但這是不是有些太快了!
群臣愣住,神色各異,變化各不相同。
但無一例外,都非常的震驚,除了常遇春。
“崔尚書,朕的想法,有什麼問題嗎?”
朱元璋再度朝著崔亮問道。
這已經是相當明顯的暗示了,皇帝親自詢問,那就是給壓力了。
正常的聰明人,都知道該怎麼回答。
不過,此刻不少大臣,都在希望崔亮不要選擇聰明人的回答。
有人頂在前面,總好過自己衝鋒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