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蘇師,為何這對於君王來說,是好的呢?”
朱標再度發問。
既然對於讀書人來說,科舉只是對於自己有利之事,考過之後便可捨棄。
那科舉能被一代代推行到現在,必然與君王有利的。
只是這利,又在何處?
蘇璟淡淡道:“這就簡單了,科舉為國家選拔了優秀的人才,君王治理國家不是更加的輕鬆了嗎?”
“同時,科舉也讓普通百姓有了階級躍遷的通道,對於朝廷的忠誠度會提升。”
“更重要的是,那些世家門閥的影響力會大大的削減,因為他們再也無法透過舉薦的手段收攏民間的人才了,等於打掉了中間商人。”
“雖然君王本人是繼承製的,但沒有一個君王會希望自己的手底下官員也是子承父業的,君王想要的是優秀的有能力的臣子。”
“說到底,還是為了皇權的穩固。”
蘇璟侃侃而談,這些都是前世歷史書上講爛的東西。
但對於朱標來說,卻是十分的新穎,或者說透徹。
科舉對於皇帝的好處,在蘇璟的三言兩語之中被描述的相當清楚。
能夠穩固皇權的東西,自然會被大力的推行了。
這科舉從誕生開始,便一直延續的理由,已然清晰的擺在了朱標的面前。
“那這與科學又有何關係,為什麼阻礙了科學的傳播與發展?”
朱標有些疑惑道。
科舉的利弊他是聽明白了,但是和科學的關聯,他還是不太懂。
怎麼就不利於科學的傳播和發展了。
蘇璟看著朱標,想了想,猶豫片刻,還是說道:“這個麼,就不得不提起咱們的當今天子了。”
當今天子?
自己的父親?
怎麼又扯到了自己的父親了?
朱標整個人的臉色變化有點怪,但他還是剋制了,問道:“蘇師此言何意?”
蘇璟也沒當回事,剛才他說之前就考慮了一下,要不要和朱標說的這麼直接。
怎麼說,談論的那是老朱。
但想了想,既然是教導自己的學生,還是教的清楚些為好。
“牛懿,你應該知道,大明就快重開科舉了吧。”
蘇璟朝著朱標問道。
以朱標那深不可測的家世,這宮中的事情,應該是知道一些的。
蘇璟是這麼想的,所以便有了這樣的問法。
但這落在朱標的耳中,就有些震撼了。
因為朱元璋的確有重開科舉的想法,但目前呢,還未公佈,只是在一些朝臣之間有談論。
畢竟,重開科舉,需要的準備工作還是不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