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的兒子,未來的永樂大帝,竟然被自己晾了許久。
蘇璟自己都覺得有點過分。
“蘇先生,學生沒事,先生的事,比學生更重要。”
朱棣回答道,很是板正,也聽不出是什麼語氣。
蘇璟看了看朱棣,只覺得好像比之前見到的時候,更加的具備軍人的氣質了。
“燕王真是客氣,這一路騎馬過來不容易,咱們先去街上吃飯吧。”
蘇璟招呼道。
騎馬這事蘇璟在剛來大明的時候很興奮,因為上輩子蘇璟就是個馬術愛好者,還專門報過馬術訓練班。
每次騎馬,蘇璟都無比的興奮。
但上輩子騎馬比較麻煩,得去馬場,蘇璟又是個老總,忙得很,所以一年到頭難得能騎上個幾次。
而大明就不一樣了,在大明騎馬那可以作為日常交通方式。
當一件事可以一直做的時候,蘇璟這才感受其本質。
騎馬是真的累!
尤其是時間一長,顛的人那是七葷八素,沒有長時間的訓練,根本堅持不住。
所以蘇璟出遠門,從來都是馬車,而馬車他都嫌棄顛簸,這才費勁巴拉的研究橡膠輪胎。
一切,都是為了舒服。
朱棣不過十幾歲的年紀,竟然能直接從京城騎馬來到溧水縣,在騎馬上,除了天賦,還有著絕對的毅力。
人總是喜歡聯想的,現在的蘇璟便將這種堅毅的特質,作為朱棣後來能成為永樂大帝的原因。
但腦子中只是閃過這麼一個念頭的時候,蘇璟便笑了。
自己這是在做什麼?
帶著答案找問題嗎?
一個人的成功,真的是因為這些優秀的特質嗎?
成功者的身上,總是能找出無數優秀的地方,但失敗者就沒有了嗎?
蘇璟可是在商海沉浮過的人,見識過許多優秀甚至是天才的人。
“還好,學生平常就喜歡騎馬,這點路程不算什麼。”
朱棣的回答將蘇璟從思緒中拉了回來。
兩人很快來到了金陵飯店,朱棣畢竟是一路奔波,總不能帶他去吃沙縣。
當然了,朱棣本人對吃什麼,並沒有任何的意見。
包間內,蘇璟問道:“燕王,你這次前來,應該還是想學些軍陣兵法的內容吧?”
朱棣點頭道:“蘇先生說的不錯,上次在蘇先生這裡學到的大縱深作戰理論,學生受益匪淺,所以還想和蘇先生多討教討教。”
作為小軍迷,朱棣是真的喜歡研究行軍佈陣,兩軍對壘的事情。
但這東西吧,蘇璟的確知道的不多。
“有收穫就好。”
蘇璟笑笑道:“只不過,我說實話,打仗這事,我不在行,之前教你的,差不多也就是我的全部了,你要是還想學這些,不如去請教請教你父親,或者是魏國公這類的大將軍,此次北伐,我估摸著他們也快回來了。”
“這前線的實際戰事操作,用來教導燕王的話,肯定比我這紙上談兵要強得多。”
這人類自古以來戰爭不斷,雖然因為科技的發展,導致了武器的升級。
但軍法謀略卻是可以永世長存的,蘇璟自問自己的兵法造詣很低,在這個猛將輩出的大明初期,就是個小卡拉米。
而朱棣身為皇子,肯定不缺名將教導,還是不誤人子弟了。
但這話落在朱棣的耳朵裡,那就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