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其中的緣由,恐怕並不是天災人禍所能解釋的了了。
朱棡默默吃著手裡的餅子,小心翼翼,沒有灑落一點餅渣。
這可不是他伸伸手就拿到的,而是扛包換來的。
只有真正付出了勞動,才能明白糧食的可貴。
蘇璟也沒說什麼,緩緩的將那半塊餅給吃完了。
大中午的,陽光熾烈,兩人也從田埂旁轉移到了一顆大樹下。
朱棡看著遠處連片的農田道:“先生,那如何才能讓農民不覺得種田苦呢?”
蘇璟淡淡道:“晉王為何想要農民不覺得種田苦呢?”
朱棡一愣,隨即回答道:“因為只有農民多多的種田,糧食的產量變多了,大明才能強盛。”
糧食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基礎,這一點朱棡還是清楚的。
歷史上,任何一個國家的崛起,都離不開糧食。
“大明的強盛,與農民又有何關係呢?”
蘇璟繼續問道。
朱棡想也不想回答道:“大明強盛,農民才能安居樂業,才能更加穩定的當農民,才能生活的更好啊。”
“晉王,你真的這麼認為嗎?”
蘇璟轉頭看向朱棡,眼神裡帶著一絲質問。
朱棡被蘇璟這眼神給震住了,愣了一會,這才回答道:“先生,這難道還有錯嗎?元末天下大亂,百姓民不聊生,是父皇掃清了所有敵人,建立大明,這才有瞭如今的安居樂業。”
元末的亂世,距離現在可沒過去多久。
天下戰亂的樣子,根本不需要從什麼典籍中尋找,只需要回憶便足夠了。
“既然如此,那為何農民並不是如你想象的那麼開心呢?”
蘇璟淡淡道:“大明的存在,或者說國家的存在,對於農民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晉王伱認真想過嗎?”
國家和百姓,這是一大一小兩個東西。
蘇璟的問題,讓朱棡有些詫異,因為他之前從未想過。
“先生,大明便是大明,在大明的農民便是天子的臣民,這關係不是自古以來便是如此的嗎?”
朱棡回答道,但話語裡帶著的是疑惑。
蘇璟搖頭道:“晉王,你錯了,從來都沒有什麼自古以來,社會和國家的發展,是前進的,是變化的。”
“甚至國家這個概念,也是在發展中才出現的,國家與百姓,大明與農民之間,說到底就是剝削和被剝削的關係。”
“這才是導致農民並不那麼喜歡種田的根本原因,被剝削者怎麼會喜歡自己處於被剝削的地位中呢?”
剝削和被剝削?
朱棡的腦子再度嗡嗡起來,因為這是他不曾接觸的概念。
當然,剝削這個詞,他還是能理解其中的意思的。
貪官汙吏被判處死刑的時候,罪名裡常有的一條,便是剝削魚肉百姓。
只是他怎麼也無法理解蘇璟這對於大明和農民之間的定義竟然是剝削與被剝削的關係。
“先生,若是如此的話,那大明豈不是最大的貪官?”
朱棡朝著蘇璟詢說道,滿是不解。
蘇璟微微點頭道:“從某種意義上說,晉王你這話沒什麼問題。”
“大明的存在,亦或者說國家的存在,便是建立在對百姓的剝削上,而其中處於最底層被剝削的百姓,便是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