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蘇璟的話語下,朱樉抬起了頭。
他看著蘇璟的眼睛,發現其中並沒有任何的責備或是輕視。
“學生明白了,下次,下次再見蘇先生,學生一定不會像現在這樣。”
朱樉無比堅定的說道。
蘇璟點點頭,繼續道:“五國伐齊,這就是導致齊國衰落的一個重要事件,這個事情的根源核心其實是一個人,蘇秦。”
“作為燕國武安君,蘇秦自薦前往齊國離間齊國和其他諸侯國之間的關係,蘇秦做的很成功,而秦國也沒有放過這個機會。”
“當時各國之中,秦國崛起,齊國資源豐富,兵強馬壯,而趙國也在胡服騎射中一舉崛起,本應是三足鼎立的狀態。”
“然後五國伐齊之後,齊國經濟瞬間被打崩,儘管後面艱難復國,但崩塌的經濟想要重新建立起來,難如登天。”
“至於趙國有著先天缺陷,秦國並不著急,楚國才是秦國唯一在經濟上需要擊敗的對手了。”
“對付楚國,秦國的辦法直接而果斷,因為現在的秦國已經相當的強大了,主動開戰,搶奪楚國的鹽鐵礦,讓楚國的鹽鐵資源變成稀缺資源,之後十多年時間裡,秦國一直在攻打這樣的資源點,一步步壯大自己的經濟優勢。”
“秦國的資源搶奪方針也不是突然實施的,而是早有計劃,秦昭襄王在位的時候,秦國就打了韓國,搶到了鐵礦產地的宜陽,又從魏國手裡搶到了安邑,安邑的解池產鹽豐富,這樣韓國從鐵礦優勢變成缺鐵,魏國從鹽礦優勢開始缺鹽,直接將他國的優勢資源變成了劣勢資源,將自身的經濟優勢地位更加的鞏固。”
“楚國這邊,鄢郢之戰白起消滅楚國數十萬人,此戰之後,楚國人口損失眾多,還有相當多的鹽鐵產地都被秦國佔領,甚至連首都郢都丟了,楚國被遷都,經濟方面更是不用說了,已經再也無法和秦國相比了。”
“而秦國在對外戰爭削弱他國經濟優勢的同時,對內也沒忘記提升自己的經濟優勢,比如四川地區的都江堰,便是秦昭襄王時期派遣李冰擔任蜀郡太守修建的,直接把巴蜀不毛之地變成了天府之國,糧食產量大大增加。”
“至此,秦國在糧食、馬匹和鹽鐵等資源方面,已經佔據了絕對的優勢。現在的秦國,已經可以隨意的對他國實施貿易經濟戰,無論是經濟封鎖,還是貿易價格戰控制市場,一切都掌握在秦國的手中。”
“此刻,還能與秦國有抗衡之力的,唯有趙國了,馬匹這個優勢資源還是很頂的,只不過,一場長平之戰,趙國四十萬主力軍隊被消滅,也徹底偃旗息鼓了。”
“雖然此時其他六國都認識到了秦國的強大,開始有意識的聯合抗秦,但秦國已經不那麼懼怕了。”
“糧食、馬匹和鹽鐵資源秦國有了絕對優勢之後,秦國便開始靠著這些經濟優勢,開始搶奪另一個重要的資源,那便是人口。”
“人口意味著勞動力,也意味著人才。強大的經濟優勢,意味著秦國可以給外來人口相當不錯的經濟條件,吸引外來人口移民關中,無論是勞動力還是人才,都被秦國大量的吸納。”
“此消彼長之下,六國的滅亡,便成了一個必然的事件。”
“從經濟的角度來說,秦國靠著這一系列的操作,徹底的打垮了其他國家的經濟,為秦一掃六國,統一天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從秦國的例子裡可以看出,經濟戰在國家戰略之中的重要性!”
總算是說完了秦國的例子,蘇璟輕吐了一口氣,喝了口水。
朱樉意猶未盡道:“蘇先生,沒想到經濟的作用如此之大,著實讓學生震撼不已,秦國的經濟戰真是太精彩了!”
現在的朱樉,內心更加堅定了學習經濟的想法。
秦國可以靠著經濟戰統一六國,這足以說明經濟乃是國之重器了。
蘇璟放下茶杯,淡淡道:“秦王,經濟是很重要,但秦國統一天下,乃是多方面的正確方針,而不是僅僅只靠經濟一樣,經濟固然重要,但也不可以以偏概全。”
“我今天不過是因為要和你講國家間的經濟戰,所以著重的講述的經濟在國家戰爭間的作用,但這並不意味只需要有經濟便足夠了。”
對於朱樉這個年紀的人來說,蘇璟很清楚,他們太容易變成二極體了。
可不能因為自己的一堂課,讓朱樉產生極端的認知才好。
“蘇先生教誨的是,學生明白。”
朱樉誠懇的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