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是沒學過的東西,不知道也能理解。
蘇璟淡淡道:“燕王的疑惑很有意思,我馬上就告訴你們,會出現什麼問題。”
“我們簡單的舉一個例子作為模型來看,假設大明全部商品的總值為一百個,此時紙幣發行為一百錢的時候,一錢正好對應一個商品對不對。”
“那麼,現在朝廷覺得錢不夠用了,又發行了一百錢的紙幣。”
“這個時候,紙幣一共有兩百錢,那麼此時就是兩錢對應一個商品對不對。”
“好,我們繼續發行紙幣,再發八百錢,一共有一千錢,對應的就是十錢一個商品,商品漲價了!”
“對於朝廷來說,新發行九百錢,的確可以買到東西,但對於持有原本一百錢的百姓來說,他們啥也沒幹,手裡的一百錢是不是就等於變相縮水了。”
蘇璟緩緩道來,舉了個簡單的例子,將超發貨幣的壞處描述了出來。
說白了,其實就是通貨膨脹。
這樣的例子,蘇璟上輩子學經濟學的時候,不知道聽了多少課了。
只不過,那些例子,大多數都是明朝之後才出現的例子,蘇璟在這裡也不太好展開的講,只能自己編一個。
“怎麼回事?紙幣發行,竟然還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嗎?”
朱樉一臉茫然,他一直覺得紙幣的好處那麼多,就應該多發。
但現在,聽完蘇璟的講解,他意識到紙幣好像也沒有那麼好了。
朱棡若有所思道:“紙幣不斷的發行,會導致商品的價格上漲,說到底,只是將百姓手裡的錢掠奪了過去。”
朱標面色沉重,他現在只想告訴自己的父親朱元璋,暫停大明寶鈔的發行。
這個問題,可太嚴重了!
不僅僅是商品漲價,紙幣貶值的事情,還牽扯到紙幣和金銀兌換的問題。
這要是出了問題,大明的經濟必定會動盪,而到時候倒黴的就是老百姓。
朱棣的臉色一樣沉重,內心也在思考著什麼,只不過他沒說話,就是默默的想著。
朱橚的神色最為平靜,他依舊只是把這當成了一道難題,是難題,那就有解決的辦法。
門外,朱元璋的臉色有些難看。
蘇璟說的,已經算是簡單明瞭了。
這紙幣的發行,其實就是在變相的掠奪百姓的財富。
這就和朱元璋發行寶鈔的初衷相違背了,至於說少發行些紙幣,那朱元璋本身就有想著用紙幣來解決大明財政問題的想法,少發些,還不如干脆不發行呢。
“伯溫,你覺得,朕是不是也不該發行寶鈔?”
朱元璋朝著身旁的劉伯溫問道。
劉伯溫沒有正面回答,而是說道:“陛下,臣只知道,凡事有利有弊,蘇先生既然說了紙幣的好處,那紙幣的發行,就是有可能的。”
朱元璋看了一眼劉伯溫,笑道:“伯溫,你現在倒是會避重就輕了。”
老朱最關心的,是現在的大明能不能發行寶鈔。
而劉伯溫回答的是,未來的大明肯定有可以發行寶鈔的可能。
劉伯溫說道:“陛下,不是臣不想回答,而是蘇先生所言令臣十分的觸動,還是得等聽完了蘇先生的課,臣才好有自己的看法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