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先生,若寶鈔的價值不是朝廷定的,那應當是什麼定的呢?我實在是想不明白。”
朱棡開口說道。
他自認也算是聰慧之人,但這事,他完全想不懂。
“沒錯,蘇先生,我也想不明白,寶鈔是朝廷發的,難道價值多少朝廷還定不了嗎?”
朱樉亦是附和道。
朱橚說道:“蘇師,學生想不通。”
……
幾人對於這個問題,全都是一頭霧水,滿臉疑惑的看向蘇璟。
當然,還有門外的朱元璋和劉伯溫,側耳仔細的聽著。
蘇璟淡淡道:“這寶鈔的價值,真正決定的,其實是整個大明的百姓。”
大明的百姓?
蘇璟此言一出,原本懵逼的眾人更加的懵逼了。
“蘇師,寶鈔那不是朝廷發行的麼,怎麼又和百姓扯上關係了。”
朱標立刻朝著蘇璟詢問道。
蘇璟說道:“太子,剛才我與你們說了半天,主要是提的這寶鈔的價值,這價值換個說法,叫‘購買力’你覺得合適嗎?”
購買力?
朱標怔了一下,隨即明白了過來。
他點點頭道:“購買的力量,這個說法對於寶鈔價值的描述十分的貼切,學生覺得很合適。”
“你們呢?應該不需要我解釋購買力的意思吧。”
蘇璟又朝著其他的皇子們問道。
“學生明白。”
“購買力一次言簡意賅,學生清楚。”
“太合適了,比價值更合適。”
“蘇師,很清楚,學生知道了。”
幾人迅速的點頭,對於這麼一個新詞彙的出現,沒什麼理解上的困難。
他們都很輕鬆,老朱和劉伯溫就更輕鬆了。
蘇璟繼續道:“好,既然大家都知道了,那我就繼續說,寶鈔的購買力,決定了寶鈔的價值,也就是說,寶鈔是用來買東西的。”
“我們舉個相對簡單的例子,現在大明最多的商品是什麼?糧食對不對,民以食為天,農民最多,糧食也生產的最多。”
“首先我們可以肯定的是,大明全年的糧食產量是有限的,這一點毋庸置疑,而寶鈔呢?你們想想,朝廷要是想的話,是不是可以近乎無限的印下去。”
“對於寶鈔來說,製作材料都無法限制,因為材料不夠的話,增加面額就行了。”
“現在,我們用寶鈔去買糧食,寶鈔再多,最多也就是把所有的糧食買完對不對,當糧食售空的時候,即便印出再多的寶鈔,那也買不到糧食了。”
“其實不僅僅是糧食,其他的東西也一樣,任何的物資都是有限的。現在,你們可明白,為什麼寶鈔的價值,朝廷決定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