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軻廉,你有什麼想法?”
他說的完全沒錯,通天宮中的佈置異常簡單,姑且不算這塊匾額,施工之人能做文章的也就只剩下這十二扇門上的圖案與文字了。
牛軻廉並未看向我們,而是看著眼前那扇被推開的門,注視著其上的圖案認真說道。
“我們剛才一直認為,這十二扇門上的秦篆文字並無用處,充其量只是關山前輩擔心後來者學藝不精,認不出這天將,所以才多此一舉用文字對天將圖案加以暗示,可是我仔細想了想,覺得這個說法並不正確。”
看著我們不解的眼神,牛軻廉看了看春亭,再度開口。
“因為剛才春亭的意思很明顯,他說這通天宮中所等待的那個人並非別人,而是關山魁首,可既然是魁首那便自然知道這裡的機關佈置,同時也不可能存在學藝不精的情況發生。”
雖然對於我這什麼魁首的身份依然存在質疑,但是牛軻廉的說法卻並沒有錯誤。
我打斷了他的話,看著他認真的確認道。
“我明白了,既然是魁首親至,以魁首的身份,自然不需要什麼暗示,所以這十二個秦篆文字就絕對有著別的用處。”
牛軻廉點了點頭,對我拱手答道。
“沒錯魁首,這正是我的猜測。”
弈和從剛才便不再開口,直到聽我和牛軻廉說到這裡,他猛的一拍大腿,看著我們大喊。
“我明白了!”
看著弈和的反應,亓芷連忙問道。
“弈和哥哥,你想到什麼了?”
“因為陳工說這裡的建築嚴格遵從土木一道,而且處處暗含著道家天人合一的理念,所以我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想。”
弈和滿面興奮,他先是用餘光看了一眼默不出聲的春亭,然後便走到了我的身前,開口說道。
“大人你仔細想想,這十二天將起源於何處?”
雖然不理解弈和為什麼也要發出這般無意義的詢問,不過看著他興奮的樣子,我還是耐著性子對他對他做出了回答。
“十二天將來源於六壬,是六壬中用來預測事物成敗吉凶的參考條件之一,不過若是說到其起源,想來應該是起源於天干地支之說。”
弈和並沒有反駁,語氣更加興奮的追問道,
“那魁首有沒有想過,凌軒剛才說著萬歲通天元年便是公元696年,而古時之人卻並不懂得我們現在所用的公元紀年法,那他們當時是以何等辦法進行紀年?”
聽弈和問到這裡,我的腦中終於恍然大悟。
看著匾額上所寫的萬歲通天元年,我也同樣理解了為何春亭剛才會對於時間如此在意。
原來這被我們所忽略的時間,才是萬歲通天幾個字的真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