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於春亭的激動,沈浪的表情很是沮喪。
沈浪難得有機會在我們面前展示自己,結果春亭忽然打斷了他表現的機會,所以他免不得有些委屈。
所以他像個受氣的孩子一樣,開始對春亭抱怨起來。
“亭哥,怎麼了,你好歹聽我說完啊。”
春亭起身遙望盧舍那大佛的方向,語氣中難掩興奮。
“不必了,我大致猜到這句話的意思了。”
沈浪性子直爽,一聽到原來是春亭有了發現頓時不再委屈,他一個健步竄到春亭身前,興高采烈的問道。
“亭哥,快說說,這是什麼意思?”
春亭滿意的一笑,伸出雙手輕輕為沈浪鼓了鼓掌,語氣中是他難得對沈浪發出的讚賞。
“說起來這次還真的多虧了你,若不是你能記住倚筇的全文我還真想不到原來是這樣。”
沈浪聽後大為自豪,他面色驕傲的看著我們,似乎是在對我們發出無聲地吶喊。
我,沈浪,很有用!
可惜,我們無暇去顧及沈浪的表情,而是連忙圍到春亭身邊,既然他有了發現,當然要催促他說出夜白留言中的線索。
春亭轉回身,看著沈浪又說出了一個故事。
“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是時眾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
結果沈浪聽完表情茫然,完全不知道春亭口中所說何意。
由於春亭不是特意對沈浪一人所說,所以在坐的其他人自然也聽到了這句內容,在聽過之後,我與沈浪弈和相視一笑。
看來我猜測的沒錯,夜白留下的重點不在內容本身,而是其中隱藏的故事。
不得不承認這次確實是多虧了沈浪,因為我也不記得倚筇的全文,若不是他將其背誦出來,只怕我還在認真研究這兩句話的含義,而不會聯想到其中隱藏的真相。
靈山有士拈花笑。
這便是後兩句真正要隱藏的內容,而想到這裡,這謎題便不攻自破。
春亭見到我的表情,知道我理解了他的意思,對我鼓勵的一笑。
“韓川,說說你的想法。”
見到春亭充滿鼓勵的眼神我不再遲疑,看著眾人緩緩說出了我的看法。
“其實在夜白留下的話中,其重點並不在於這兩句內容本身的內容,而在於這首詩原本的出處,更確切的說是這首詩的頸聯。”
沈浪若有所思,從口中疑問的吟誦出倚筇的頸聯。
“靈山有士拈花笑,闕里何人鼓瑟希?”
我點了點頭,讚賞的看著沈浪。
“真的是多虧你在,沒錯,就是這句,夜白就是用這樣的方式暗示我們拈花一笑的故事。”
我雖然不是佛門中人,但是迦葉尊者拈花一笑的典故實在是太過出名,我從前自然也有過了解。
迦葉尊者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全名摩訶迦葉,據傳他於佛成道後第三年為佛弟子,八日後即證得阿羅漢,為佛陀弟子中最無執著之念者。
禪宗以其為佛弟子中修無執著之第一人,特尊為頭陀第一,其中特別以拈花微笑的故事至今傳誦不絕。
在佛門傳說中,大梵天王曾經在靈鷲山上請佛祖釋迦牟尼說法,大梵天王將一朵金婆羅花獻給佛祖,隆重行禮之後大家退坐一旁,而佛祖拈起一朵金婆羅花,意態安詳,卻閉口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