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也算是一代奇書,不過和這本記載上古山河的奇書還差了不少,你再往前想想。”
看他的眼神這本奇書應該是耳熟能詳之物,可我怎麼想都覺得這樣重要的東西應該不會有多少人知道,百思不得其解。
“......”
看我沉默不語,凌軒終於不再為難我,看著我一字一句的說道。
“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
“這句話出自山海經大荒西經!這本奇書是山海經!”
正所謂燈下黑,我一直以為這本奇書鮮有人知,卻沒想到居然是街邊頑童都聽說過的山海經。
凌軒終於滿意的笑了,他告訴我們,三皇五帝時期,黃河氾濫,鯀、禹父子二人受命於堯、舜二帝,負責治水。為了治理水患,他走遍中原的名山大川窮鄉僻壤,風餐露宿三過家門而不入,歷時十三年,耗盡心血終於完成了治水的大業。
而在治水的十三年中,大禹把自己的所見所聞都零散的記錄下來,讓伯益和后稷整理之後,著書於世,就是後世流傳千年內容卻多有早佚的山海經。
“那山海經和崑崙有什麼關係,這些和魁首的發現又有什麼關係?”
雖然親手揭開神話傳說的真相讓人神往,但是我的初衷是尋找父親的蹤跡,在我心裡,這些神話遠沒有關山重要,畢竟關山才是父親失蹤的原因。
“你既然聽過山海經就應該知道,不周山本為天柱,用以維持天與地的平衡,共工怒觸不周山,導致天塌西北地陷東南,天地即將毀於一旦,就在這時,有一位傳說中的神祗,不忍觀人間疾苦,毅然出手補天。”
“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天不足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足東南故百川注焉,是女媧!”
難得跟上凌軒的思路,我不由興奮。
“韓川,你說的這是什麼意思?”
自從我知道薛楠紅鸞星動的秘密之後,她和我說起話來語氣倒是緩和了不少。
“意思就是共工撞倒了不周山,女媧不忍天下生靈塗炭,用五色石添補蒼天出現的漏洞,斬斷神鰲的四足用來穩定天地的四極,西北的天空因為失去支撐而傾斜。”
“如此一來,天上的太陽、月亮和星辰再也不能維持原來的位置,開始向西面滑去。而東南的大地也漸漸傾斜,導致天下的土地向東南低陷,如此一來,百川歸海,一江春水終歸向東流。”
終於跟上凌軒口中那神秘莫測的故事,我激動的向薛楠解釋。
“沒錯,你說的對,但是還是隻對了一部分。”
果然沒有我想的那麼簡單,我激動的解釋之後換來的是凌軒的一盆涼水。
共工怒觸不周山以及女媧補天都是上古真實發生過的,而補天之後所發生的卻並未記載於世。天地之間本有八根擎天大柱用來維持天地的穩定,而不周山就是其中最為堅固也最為重要的中極天柱,不周山倒塌後,另外七根天柱難以承受天地之間的壓力,也紛紛折斷倒塌。
而女媧就算能出手補天,卻也沒辦法修補這天地造化之下孕育出的神物,不得已只能斬斷神鰲的四足,用此鎮壓神州的四極,平定這場天災帶來的洪水,斬殺亂象之中出來作惡的猛獸,表面看起來天地已穩,洪水退去,惡獸死去,天下又恢復了安定,而實際上,這並不是真正的安定。
因為天地之間本有八根天柱,這八根天柱是天地自然孕育出的神物,女媧用盡全力也只能用神鰲四足鎮壓神州四極,神鰲四足自是不如八根擎天之柱牢靠,而不周山是天地所孕育的神物,雖被撞毀只剩下一半,已不能在支撐天地,但其中蘊含的神力依然無法估量。
女媧無奈之下收集其他七根天柱折斷後殘留的神力,與剩下的半截不周山融為一體,以神鰲四足鎮壓四方,半截不周山與殘留的天柱精華鎮壓中原大地,以保華夏神州。
“這不是皆大歡喜的結局麼,看你表情怎麼這麼嚴肅。”
凌軒眼中不知何時出現了一絲焦慮,薛楠心思細膩,看到焦慮之後不解的問。
“因為不周山已被折斷,即使加上其他七根天柱的神力依然不及之前的中極天柱,又因為不周山所在神州中極,牽一髮而動全身,若不周山被毀,天地之間馬上會再起栽秧,女媧恐有人對天柱下手,於是在其上設定了障眼之法,並加以隱藏。”
“凡人看去只是一座普通的高山,而真正得到女媧留下傳承之人才能看見真正的不周山,高不可攀直達天際似於天相連,為了神州安寧,她傳下法旨傳承下秘術,命人守護神州大地,尤其是守護好不周之山,而守護之人深知不周山對天下的重要,千百年從未懈怠。”
“就算不周山只剩一半又被女媧法力隱藏,可終歸是上古天地所孕育出的神物,從不周山上慢慢滲透出了天地之間的神力,這滲透出的氣息,沿著華夏的各大山脈延伸,山脈經過不周山神力滋養,慢慢生出了靈智,雖口不能言身不能動,卻有了讓人稱王稱帝的靈性,而這就是後世各朝視為命脈的龍脈由來。”
“龍脈根源,不周山就是崑崙山?”
孫震脫口而出,卻又不敢確信。
“沒錯,崑崙是萬山之祖、龍脈之源,若不周山再次被毀,華夏祖龍被斷,其餘龍脈王氣全無,神州再起刀兵燃起戰火。天柱再次折斷,天地之間已無支撐之物,而世間早已再無女媧,到時只怕會天地歸於混沌,生靈塗炭如人間地獄。”
凌軒說到這,看向我們,目光嚴肅語氣沉重。
“關山初代首領就是上古時期女媧所命守護神州之人,而隋末的關山首領經過一番調查終於發現,弱水傳承千年的目的,就是為了毀掉不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