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灞橋為新式鋼筋混凝土板橋,被取沙所發現的灞橋遺址則為隋橋,因在原灞橋址以南,故稱為“南橋”,並在橋兩邊廣植楊柳,取其灞橋折柳之古意,如果是千年傳承的秘密,想必舊址比現在的灞橋有更多的可能性。
薛楠說灞橋舊址在西安東郊,我們兜兜轉轉又到了舊址的所在之地。
只見長安東郊的灞河正中有十個橋墩,這些橋墩洗去蒙在身上的千年泥沙,均為青石襯底,迎水面巨龜昂首。
青石之間以鉚釘連結,每個橋墩寬約三米,橋墩與橋墩之間間隔六米,東西橫跨灞河約八十多米長,在距遺址三百米處的河床裡,另有完整的橋墩及眾多排列有序的木樁。
在最東面的一個橋墩處,一個石刻龍頭栩栩如生,它長約五十厘米,上面圖案清晰,線條粗獷,很是威武,且龍頭朝向與水流的方向相反,千百年來,它就這麼守望著灞河奔騰不息的河水,不曾有過變化。
我看著灞橋舊址皺眉不語,薛楠問我發現了什麼,我告訴她先不要著急,仔細看看再說。
圍著舊址轉了幾圈,心中的疑惑不減反增,拉著薛楠和沈浪走到一旁,告訴他們這個地方有問題。
“都說了是舊址,年頭久了被毀了不是很正常麼,哪裡有問題了?”
沈浪好奇的問我。
我告訴沈浪,隋唐時期,曾有人言灞水出惡龍,惡龍行風會擾亂大唐國運。太宗聽聞此事,遣一代奇人袁天罡來灞水一探究竟,袁天罡仔細觀察發現確有惡龍,於是命人重修灞橋,以青龍昂頭局鎮壓於此,青龍昂頭踏雲而上鎮惡龍於灞水不出,可保李唐江山無虞。
華夏自古信奉風水,凡是這種重要的建築一定遵從風水堪輿上的說法,況且這是太宗派遣袁天罡所為之事,建造之人天大的膽子也不敢出了差錯。
而這個舊址在長安東郊,長安本是龍興之地,東在五行之中屬木,這附近又沒有什麼過於高聳的建築以及高山,這是很好的青龍昂頭風水局。
“川哥,你不是說這裡有問題麼,你自己都說這裡風水這麼好,哪裡會有問題。”
沈浪聽完我的話更加疑惑,看來是不懂我為什麼說話出爾反爾,自己反駁自己。
“青龍昂頭本是不錯的風水局,在這裡建造建築既可以穩固長安的龍氣,同時也可以讓建築本身千年不朽,可問題就出在建築本身,你們看這個龍頭。”
我認真的對他們解釋,同時皺著眉讓薛楠和沈浪看向龍頭。
龍頭位於最東面的一個橋墩處,長約五十厘米,上面圖案清晰,線條粗獷,龍頭朝向卻與水流的方向相反,我所說不對的地方就在這個龍頭。
若是青龍昂頭,此處所雕之龍定是朝東,橋墩均為青石襯底,迎水面如巨龜昂首,巨龜如玄武,而龍頭西望,好好的青龍昂頭就變成了困龍回首,玄武背上困龍回首,主諸事不利,主持建造這座灞橋之人既然是袁天罡,又怎麼可能出現這樣的錯誤。
“那青龍昂頭變成困龍回首又會發生什麼?”
這一次,忍不住問我的是薛楠。
“困龍回首,不向東而向西,玄武揹著困龍向西而行,離中奔西,唐朝以土德立國,而玄武為水,五行中水生木而不利土,困龍得水振翅翔天,非但不利土反而利金,金者,主殺伐兵戈,按這個風水局,百年之後註定會有一個金命之人,一路刀兵殺伐不止攻入長安!”
薛楠聽到這想了想,震驚的開口。
“待到來年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唐朝滅於黃巢起義,而黃巢……正是金命之人!”
“沒錯,這根本不是鎮壓惡龍的風水局,反而是要破了李唐國運的困龍翔天之局,袁天罡不是要保李唐江山,恰恰相反,他是要毀了唐朝的國運!”
我的表情很是豐富,疑惑中帶有震驚,完全不能理解這一代奇人為何要在這裡如此施為。
“可是川哥,袁天罡就算毀了唐朝的國運,這和我們有什麼關係?”
沈浪說的不無道理,我們不是要探究唐朝滅於誰手,而是要探尋關山的真相,而這裡唯一有可能藏有真相的則只有……
我指了指龍頭,對薛楠和沈浪說。
“秘密就藏在龍頭之下。”
自古風水局皆有陣眼,而這局不管是青龍昂頭還是困龍翔天,陣眼都是這個石刻的龍頭,如果這裡隱藏了什麼,只可能埋藏在龍頭之下。
“這附近都是人,一挖就能被人看見,再說,就算能挖,就咱們三個,那得挖到猴年馬月啊!”
沈浪說的句句屬實,如果靠我們三個人,可能再過幾十年也沒法知道龍頭之下隱藏的真相。
正在我為難之際,薛楠卻轉身走了,沈浪問她去哪裡,她告訴我和沈浪,讓我們回去安心休息,明天她帶我們見一個人,而這個人有辦法讓我們看到龍頭下隱藏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