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站起來,作勢要走,劉三趕緊攔著,“哥們,別走啊,要不您還個價?”
“二百。”林如海說。
“絕對不行,絕對絕對的不行,哥們,您開玩笑哪?這是什麼哪?這是古玩!”劉三憤怒地說,估計是太習慣於這樣做戲,他的誠摯和憤怒比電視上那些演員強多了。
“二百一。”
“哥們,你在侮辱我呀!”
……兩人你來我往,最後五百成交。
林如海左右看看,沒東西裝,就順手拿起綠色瓷碗,將自己挑出來的錢幣都倒進去,正好,他就是照著這個容積挑的。
“哥們,那你得再加……五十,這可是……”
劉三見到林如海的行為,習慣性地開始鼓吹,可實在找不到詞彙形容這個沾滿了油漆的飯碗,林如海看著他,然後兩人都笑了起來。
“得了,加十塊,以後常來。”林如海說完,掏出五百一塞給劉三,對方也沒再磨嘰,生意成交。
捧著瓷碗,林如海才算終於放下心來,有驚無險有驚無險。
如果這個瓷碗真的被別人買走了,他去追,或者因為自己的執著引起攤主的警覺,買炸了,那他不見得能拿下,他兜裡可沒多少錢。
這邊林如海買到了意中物,左邊那個小攤上一個大罐兩個瓷碗也都賣出去了。
林如海這邊看錢幣時,也聽著旁邊的動靜,就聽寬邊遮陽帽老太太不斷恭維黃老師,有的學員還讓老師露幾手給大家看看,其他學員們也不斷上手瓷碗觀摩著,與老師討論著。
黃老師好像對大罐很感興趣,拿起放下拿起放下,突然,寬邊遮陽帽老太太對攤主道,“小老闆兒,這個罐我要了,能不能便宜點?”
“一萬八……等著給俺爹看病的。”攤主還是那樣憨憨的語氣,臉憋的通紅。
“好,就當做善事了!”老太太說完,就掏錢要買那個大罐,黃老師趕緊道,“這個是老師先看到的,還是老師收了吧。”
老太太不好跟老師搶,就去抓瓷碗,結果被另一個老頭和老太太分別搶了去。
師徒三人花三萬八,將三個物件都買走了,惹得那個寬邊遮陽帽老太太嘴裡不滿地直嘀咕,說自己沒淘著好東西。
師徒一行人走了,林如海看著他們,再看看劉三,劉三嘴角對著左邊不屑地一瞥,然後對他笑笑。
林如海這時才明白過來,黃老師不是託,那個戴帽子的老太太才是左邊攤主的合謀。
這局設的,把他這個旁觀者都騙了!
等師徒一行人走遠,左邊憨憨的年輕人麻利地起身,抓起地上的紅布和身後的一個袋子,飛快地去了。
我靠!林如海見過中間人扮成鑑寶高手,引那些大老闆到店鋪買物件、當肥羊宰的。見過培訓班老師和攤主合謀騙學員的,但今天的騙局,完全是反其道而行之。
不是高手騙低手兒,反而是假扮低手兒騙了那個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盪的培訓老師。
首先,攤主憨憨的傻小子形象就麻痺了黃老師,其次,老太太等人的恭維、大罐和瓷碗的高仿,讓黃老師漸入甕中,但這時他還在猶豫,有些拿不準。
最後老太太出手要買,在這一瞬間,黃老師生怕寶物失去,急切間做出購買決定,他買了,其他學員也覺得撿到漏了,剛才他們師徒間交流,都判斷是清中期的物件兒。
可能這幾個高仿,完全符合他們那個所謂的鑑寶秘訣,但騙局還利用了黃老師的虛榮和貪婪心理,因為在傻傻的攤主和學員們面前,他才是鑑寶高手。
尤其最後老太太的促成舉動,還藏著心理學。
真高明啊!不知道那個真正的傻蛋何時能明白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