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第一,他們恐怕住不了太長時間,會造成浪費,第二,他們不少人都是孤寡老人,乏人照顧,我們僅僅是建房、留下生活費就走,似乎也不妥。”
是啊,有子女照顧的還好,孤寡烈屬按說該由鎮、村兩級照顧,但不作為肯定是有的,反饋回來的情況甚至有很多。
林如海問道,“你們覺得該怎麼做?”
莊大成道,“我和劉老師、李儒老師、曉露等人一起研究了,最好是找一個養老院集中照顧,或者乾脆我們自己建一個養老院,這樣花費比分別蓋房費用小,對烈屬的照顧也能做到更好。”
“好主意……”林如海想了想,突然道,“我問問我老家梨縣,莊總,一會兒我給您再打。”
剛才跟爸爸通話時候,林木提到了一個情況,梨縣養老院曾經找林木募捐過,林木也去看過,很大的地方但經營不善。如果將烈屬光榮院設在梨縣,還能解決一下老家的經濟和就業問題。
林如海找到梨縣縣長高桐的電話,撥了過去。那次,這位高縣長還想著搞古玩城呢,還親自跑到三河鎮等林如海回家。
聽說林如海要給老家投資,促進就業,高桐大喜,當然是百般歡迎,聊了大概情況後,林如海道,“高縣長,我在外邊,具體工作我讓工作人員過去。”
高桐連聲答應。
然後林如海又跟莊大成、馮曉露通話,說了這件事。又給李儒、劉大良、石亨和褚德龍等人打電話,詳細問起工作進展,還給古玩店的劉三等人也打了電話。
一圈電話、微信聯絡完,林如海又跟蘇芷凝通話,“老婆,老山基金會去梨縣的時候,你也跟著去一趟,我不回去,你應該代表我回去,你正好還見過高縣長。”
蘇芷凝問了情況,答應了,又問林如海什麼時候回去,林如海說盡快。
這件事挺急的,目前在各地發現需要照顧的孤寡烈屬、抗戰老兵已經有二百多人,所以第二天聯絡後,蘇芷凝、莊大成、李儒和劉晨便立即趕去了梨縣。
梨縣養老院是十年前的一個政績工程,區區一個小縣城,搞一個上萬平米的公立養老院,結果入住的人不多,財政投入卻不少,已經成為梨縣一個很大的負擔了。
所以,高桐聽到林如海說接管養老院,當然大為歡喜,蘇芷凝、莊大成等人與高桐見面,看了養老院,又與縣裡整個班子見面,莊大成向對方通報了老山基金會的情況。
縣裡先是對林如海大加讚譽,說他是梨縣驕子,然後報價一個億,他們準備將整個養老院賣給老山基金會。
聽到這個價格,蘇芷凝與莊大成互相對視一下,莊大成道,“藍書*,高縣長,各位領導,蘇氏集團就是房產開發商,我們對於房地產估價是很在行的,況且,蘇氏集團最不缺的就是房子,這個光榮院放在哪裡都行。
但林先生第一個考慮就是,將光榮院設在他的老家梨縣,他想幫助家鄉經濟,解決一下就業問題,他現在有事不能回來,我們既然是具體做事的,就要考慮基金會的資金和成本,所以……”
一把手藍雲河看看高桐,想了想,道,“我們首先要感謝林如海先生的一片赤子之心……”但一番讚譽後,他又提出了一系列成本問題等等。
然後高桐又降低報價到八千萬,雙方在友好協商的氣氛中,老山基金會承諾,不僅會解決梨縣的就業問題,還會進行一系列採購,最後,雙方在六千萬成交,然後簽訂了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