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大罐,林如海拿起盤口瓶,瓶子罩青釉,色偏粉藍。緩緩迭施釉層,甚或重覆窯燒,始達柔光婉約、凝脂溫潤。胎骨稜角,裹之厚釉,疏朗自然,彷佛瓊玉整塊琢成,底部款識是大宋淳熙年制。
第三件是明成化青花纏枝秋葵紋宮盌,宮盌弧壁圓滑,口沿微撇,雋秀蘊藉,外壁巧繪秋葵連枝,蜿蜒曲回,四美競妍,柔瓣散舒,幽芳怒綻。嫩葉有芒掩映花間,新蕾無意獨佇媖嫻。
內壁環飾連枝秋葵,與外壁類同,然姿影稍異,更添意趣。盌沿裡外、足上各綴絃線二道。通體罩施釉料,透亮若脂,潤澤如玉。器底署青花二行六字雙圈楷款。
林如海放下器物,嘆息一聲,見他臉色,杜框微笑遞給他一沓子鑑定報告,有熱釋光測年和反應堆中子活化分析,有能量色散X熒光能譜、質子激發X熒光能譜、同步輻射X熒光能譜等一系列鑑定報告。
兩份報告結果曖昧不明,就是分辨不出真假,其他六份報告都給出了真品的結論。
按照鑑定報告,這三件東西就是明.天啟粉青釉浮雕蒼龍圖罐、南宋官窯青釉八方弦紋盤口瓶,和明成化青花纏枝秋葵紋宮盌。
“這麼說,這就是真的了?諸位目測也看不出假吧?”林如海笑道。
旁邊一名鑑定師還遞給他三份82年、83年從國營文物商店的購買憑證,林如海看了看,扔到桌上,既然人家能造出這麼好的高仿,偽造購買憑證又有何難?
“看不出來,反正我是挑不出毛病。”杜框嘆道,“真有江山代有才人出啊!”
“林先生,我們指不出毛病,儀器又鑑定為真品,又有購買憑證說明傳承有序,那麼從程式上來說,這些就是真品吧?”陳航問道。
林如海點點頭,道,“確實,從程式上來說,這些就是古玩真品。但是這真品也出現的太多了,潘家園像這種真品物件,一下子出來三十多件……當然,這三件要精緻得多。”
蘇芷凝問道,“你的意思是高仿?”
林如海點頭,沉吟道,“我認為是高仿,但就是找不到它的毛病。”
沒有光暈圓環足以說明是贗品,但偏偏儀器鑑定是真品,而且從器型、釉色、胎質、款識等等細節,根本看不出紕漏,這和昨天在漢唐風看到的渣鬥,情形一模一樣,對於林如海來說,這麼矛盾的事情還是第一次遇到。
“南宋官窯為供御而制,匠人神技巧思,盡諳美瓷韻致,出窯成品,溢散趙宋文士雅調。這件南宋官窯青釉八方弦紋盤口瓶,粉青瑩潤、金絲雅緻,林先生為何說是高仿?”鑑定師韓明城捋捋鬍鬚,問道。
林如海笑道,“您說的對,我就是感覺它假,的確沒有證據。”
“要麼出自地下,要麼是高仿,這瓶子形襲古制,具先秦青銅之韻,實在是好東西,但給人感覺就是不對。”杜框道,說完,再次端起這件青釉八方弦紋盤口瓶看了起來。
“事實上我也有一種看不清的感覺,但那麼多儀器既然鑑定為真品,又有購買憑證說明傳承有序,我們也指不出假在哪裡,那麼從程式上來說,這些就是真品古玩!
好吧,董事長做個決定吧,我們到底接不接這三件拍品?但我要提醒一句,如果為真,這三件都是價值上億的重器。”
陳航說完,眾人都看著蘇芷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