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想想,蘇海君甚至有點開始欣賞他了。
當然,那不等於說被林如海一個小年輕指出他的書房裡有贗品,他不在意,只是覺得女兒的男友有點本事,心裡稍微寬慰了一些。
一個人要是有這樣的本事,是不會窮的,但是,距離成為他女婿,還有相當大的距離。
他最屬意的女兒婚姻物件,依然是財.政步副步長陳友德家的二公子陳昊,雖然長相一般,但陳昊仕途一片大好,只是女兒不同意。
開啟書房的側門,裡邊就是蘇海君的古董收藏間,他突然有一種心虛的感覺,這裡邊不知道會有多少贗品。
每天打工,不停地轉圈圈,不時面對周大腦袋的責難,回家還要承受岳家的壓力,林如海的心累極了,這回辭職了,有錢了,感覺有前途了,心當即坦然下來。
每天看看古玩資訊,到市場轉轉,活的很自在。對了,趙家人怎麼沒再來要錢?這麼快偃旗息鼓,不像他們的風格啊?
他卻不知道,這些天雖然趙家人沒找他要錢,但李燕几乎每天都說服趙明茹與林如海復婚,趙晗等人不斷墨跡,讓趙明茹來要彩禮錢。
趙明茹不想被林如海瞧不起,堅決不同意復婚,也不來要錢。
這天,林如海去了琉璃廠,琉璃廠古玩市場是一條衚衕,但比較寬,應該可以叫“街”。
以前,不知有多少國寶透過琉璃廠的集散進入大藏家的密室和博物館的目錄,甚至流落到海外,因為當時的古董是可以自由貿易的。
現在的琉璃廠當然不再有以前的風光,不可能有什麼曠世奇珍在街邊店鋪了,主要是一處代表京城歷史文化特色的景點。
衚衕兩旁的房子都被重新整飾過,重簷重彩古色古香,各式大小店鋪分列兩旁,沒有地攤。市文物公司、榮寶齋都在此開有門面。
琉璃廠和潘家園、報國寺相比,就好像正規軍對游擊隊。
在這裡撿漏註定是不容易的,林如海逛了一天沒有收穫,第二天,他又來到報國寺。
相比潘家園的喧囂,報國寺安靜不少,擺攤的基本是本地人,來逛的也基本是本地人,攤販搖著蒲扇喝著茶,也不吆喝,他們更像是業餘的兼職攤販,沒事給自己找點事的那種。
攤販們大多是老頭,而用簡易材料搭成的亭子間,則多是想做生意的中青年人,有那麼兩三百檔吧。
林如海慢慢轉悠著,注目凝神探查,這種事急沒有用,純粹是運氣,轉悠一上午,大部分攤位都查過了,只看到兩件真貨。
一個瓷碗一個瓷瓶,攤主知道自己的寶貝是真品,似乎是拿出來抬高身價的,出售的慾望不強,開價也高,沒漏可撿。
中午吃過飯,在樹蔭下喝水,林如海打算將所有攤位逛完就撤,又逛了一個多小時,就剩三個小攤了,前邊就是寺院大門。
林如海知道今天又是沒有收穫,他剛剛這樣想,就在一個攤位上看到了光暈,一團紅色光暈圓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