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電話不久,,,,的秘書宋彥和給林如海打電話,給他送來了書面的儀式程式細節,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項。
之後,林如海給父母打電話,讓他們來京參加捐贈活動,但林父林母一個說學校開學了,一個說超市離不開人,為兒子高興,但就不來了。
林如海放下電話,想了想,將此事跟韓雅、王凱、劉斌和楊紅兵等人,以及嘉德拍賣,以及跟他有交情的鄒清宇、胡珀、齊承等人一一告知,請他們參加9月15日的活動,便開車回家了。
路上,他告訴蘇芷凝回家一趟,接爸媽來京參加活動。
回到三河鎮後,林木楊樺夫婦見到兒子,當然非常高興,晚飯時候,他將捐贈,,,文物的事情講了,還告訴父母在京城買的房子也裝好了,現在在散味,等冬天放寒假時候,他們就可以過去住段時間。
二老當然非常高興,但說到去京城參加活動,老媽楊樺說,“見那麼大,,,媽有點害怕。”
“他又不吃人,您怕什麼?”林如海笑道。
但父母還是不太願意去。如果林如海說跟蘇芷凝結婚了,爸媽一定去的,但他沒有說,等冬天爸爸放了寒假,他們去了京城再說吧。暫時,他和蘇芷凝還沒想好辦婚禮的事情。
既然爸媽真的不願意去,林如海也不勉強,在家呆了兩天,便回京了。
9月13日,倫敦的五箱物件運回了京城,漫說外。交。官有免檢的特權,一個國家要運回點東西,有的是辦法。
林如海接到通知,去機場將自己那兩箱拉回了家。
在倫敦時候,他一直沒時間好好看看那些外國金幣和古董,這回可以好好清理一下了。
金幣一共有1578枚,六種,最多的一種有1120枚。
另一個箱子裡有翡翠圖章兩枚,水晶徽章三件,鑽石項鍊三條,浮雕寶石手鍊兩條,還有胸針、祖母綠寶石、藍寶石等珠寶首飾,還有古董鐘錶八個,銀茶壺六個。
根據光暈圓環顏色判斷,這些物件的年代大約在七八百年前,到一百多年前。
本來林如海沒有太拿這些東西當回事,金幣嘛,如果太多也就不值多少錢,就像乾隆通寶,估計也就是黃金的價值吧。
但他比照圖案,查詢國際上金幣拍賣資訊,驚奇地發現,古羅馬時期、公元四至五世紀之間的金幣估價在2500~5000美元之間,這樣的金幣有321枚,上面印有羅馬帝國第五位皇帝尼祿的肖像。
還有26枚奧斯曼帝國的金幣,不知道價值多少。
那1120枚金幣,是十九世紀英國皇家金幣,正面有國王頭像,背面有王冠、鳶尾花紋章盾、月桂葉環等圖案,大概每枚幾百元到千元吧。
最貴的是英國安妮女王的維哥基尼金幣。金幣一面是安妮女王半身像,一面是盾徽圖案。
林如海發現一條拍賣資訊,去年,一枚安妮女王的維哥基尼金幣,以最終成交價84.5萬英鎊成交。
1703年,安妮女王在位期間,在西班牙維哥發生一場著名海戰,以英國為首的英荷艦隊戰勝法國、西班牙的艦隊,英國艦隊截獲西班牙一艘財寶船上的大量錢幣。
為紀念這場勝利,當時的英格蘭銀行將這批錢幣熔化後鑄造了帶有“維哥”字樣的多種錢幣。
維哥基尼金幣有六枚,如果按照這個價格算,就是五百多萬英鎊,大概五千萬人民幣。
還有盎格魯撒克遜時期金幣72枚,價值不好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