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穿行,看著琳琅滿目的商品,芷凝有目不暇接之感,“你就是在這些小攤上淘寶?”她問道。
“是不是像大海撈針?”
芷凝點頭,問道,“那為什麼攤主看不出來寶貝,而被別人撿漏哪?”
林如海道,“撿漏的事情確實有,但相比這龐大的商品數目,是極少發生的,你看到的這些都是工藝品,萬分之零點零零一的機率才是那個漏,而且寶貝隱藏其中時,是極其普通的,非有慧眼才能發現。”
“這麼說你具有慧眼了?”她笑道。
“這個倒不必客氣。”
兩人走著逛著,林如海對撿漏並不熱衷了,芷凝幾次看見精美的瓷器、精緻的玉器要出手,但都被林如海攔住了,“都是高仿,想買來擺家裡還不如去商場,樣式更多更好看。”
逛到中午,二人飯後來到二區,聽見一聲招呼,“林兄弟。”
抬頭看,正是路邊擺攤的劉三,林如海拉著芷凝走過去,旁邊幾個攤販也熱情地和林如海打招呼。
自從和林如海認識後,劉三就將他掛在嘴邊,天天和周圍攤販吹噓林如海撿漏張大千畫作的事情,這些日子,又添了4200萬翡翠的傳奇故事。
彷彿他和林如海多熟似的,其實,自從那天在漢唐風門口忙碌一個多小時後,左近的攤販都認識了他,林如海過來,大家熱情招呼,林如海也一一回應,問問生意如何等等。
如果沒有異能,從鑑寶閣離開後,他的結局估計也是到路邊擺攤,但現在他已經脫離了這個階層,攤販們都將原鑑寶閣夥計當成了奮鬥目標。
“三哥氣色很好,怎麼?今天生意不錯?”林如海走近問道。
劉三哈哈大笑,道,還行還行,然後問,“你聽說周大腦袋的事了嗎?”
“大腦袋什麼事?這幾天我沒過來。”
然後劉三笑著將整件事講了出來,原來三天前,一個叫黎強的人找到周大來,說他們在延慶鄉下發現一個唐代古墓,已經挖掘了半個月,今晚就能開啟墓室,問他要不要貨。
周大來當然要了,他們有業務往來,便跟著黎強去了,半夜十二點,他們從延慶乘車去了鄉下的墓地現場。
還不是周大腦袋自己,同去買貨的有十幾個人哪,每個人都蒙著面,彼此認不出對方。
他們到達時,盜墓賊團伙其他人還在現場挖掘,只見無邊無際的玉米地裡,已經挖出了幾大堆土堆,他們到的時候,那夥人正在打通墓道最後的一段,凌晨兩點,墓室打通。
有膽大的買家跟著下去了墓室,但周大來沒敢,只等在上面。
一件件陪葬的瓷器陶器玉器被搬到地面,上百件陪葬古董被去的人當即瓜分,有的物件大家爭搶,不得不臨時競價。
天明時,周大來拎著兩兜子瓷碗、書畫、玉器、唐三彩回到了城裡,等他回到鑑寶閣,趕緊請來專家鑑定。
雖然知道是唐代的墓葬,但陪葬的古玩可能更早,具體價格以及物件來歷名稱,周大來自己也搞不明白。
不過東西在手裡留幾年,就可以當作有傳承的古董賣掉,這兩百萬花出去,他相信能換來兩千萬,心中歡喜。
他雖然人緣不好,但錢拿出去,自然有人幫他鑑定,沒想到專家來了,看了幾件貨,便告訴他都是做舊贗品,他被騙了。
“什麼?現場從墓室裡取出的貨啊?還能有假?”周大來不信。
專家鄙夷一笑,“墓地是真的,貨也是從墓室取出來的,但這墓地是幾年前人家自己挖的,東西也是人家自己放進去的。”
周大來徹底懵逼,再找人來鑑定,還是這個結果,而且這些物件仿的都不甚高明,根本沒用心,大白天光線好,他自己都能看出假來,但夜裡光線不好,又眼見著從墓地裡取出的,根本沒有任何懷疑。
“然後周大腦袋就到處找黎強,但人早已不見蹤影,然後他去報警了,據說一邊跟警察做筆錄,一邊哭。”最後劉三呵呵笑道。
“這個黎強,據說是袁四爺手下。”旁邊另一個攤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