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將功成萬骨枯!
沙場之上,有時候勝利的將軍,迎來的不一定是封賞,有時候或許是責問和殺頭,更甚的是九族盡滅。
歷史上,這種事情不止一次的發生過,最為有名的或許就是風波亭事件了。
勝了,不一定就會受到國人的愛戴,也不一定就會青史留名,更不一定會受到皇帝更高的封賞。
而這種情況為什麼會出現呢?
一切都是因為什麼?
功高震主?
或者殘殺生靈?
亦或者滅絕人性,圖謀叛亂?
不是,這些都不是,統統都不是。
秦無邪記得一句讓他記憶最深的話,那就是:俠以武犯禁,儒以文亂法。
在儒道不昌盛的時候,天下還沒有科舉取士的時候,這個時候,基本上都是武道昌盛,每一個身為將軍的人,都以開疆擴土為目標,都以滅殺一切來犯的異族為目標,護佑我的子民,我的同袍。
然而,當儒道昌盛之後,什麼以和為貴,說到底就是委曲求全,敵人來犯,哪有那麼多的和可講,直接打回去,滅了就是。
儒道,雖然是一種社會的進步,但是卻也從另一方面滅絕了一個民族的血性。
當然,這些都是為官者,都是那些書生的狗屁思想,什麼天下蒼生,當如一視之,聖人之下,皆受聖道教誨,勿殺生,心懷仁道。
而很多最為底層,最為普通的人民,他們看到的卻不是這樣。
最普通的人,他們關心的只會是自己的兒子還活著回來了,自己的丈夫跟著大將軍打了勝仗,又可以太平許多年了。
所以,那些狗屁的書生,整天說著以天下蒼生為己任的,他們心中根本就沒有天下蒼生,有的只是私心,有的只是沽名釣譽。
誰可以代替天下蒼生?
誰都不可以。
在秦無邪看來,天下蒼生沒有人有那個資格說自己代替天下蒼生。
跨進秦城,秦無邪的心中,就已經殺意如刀,今天,誰要是敢惹本少爺不開心,本少爺不管你是什麼玩意,統統的殺了了事。
給了秦十三和秦十四一個眼神,他們兩個跟著秦無邪也有一段時間了,對秦無邪的眼神,當然瞭解,立刻命令那五名被冷瞳調教過的初級殺手,這是他們今天的任務。
殺,一切目的就是殺掉那些不和諧的聲音,因為少爺不喜歡聽不和諧的聲音。
十指相扣,秦無邪牽著楊紫衣的手,面色微笑,這笑容讓人有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很溫暖,很陽光。
在秦城,自然也有很多的百姓聽到了秦無邪和遮天、斬仙小隊回來的訊息。
對於這些樸實的人民來說,是這個自己平時討厭的少爺,救了自己親人的性命,保住了秦城,保護了他們的身命財產安全。
秦無邪和斬仙、遮天小隊,就是他們的恩人。
如今恩人迴歸,當迎接,當歡呼,當送上感謝的話語!
所以,在秦無邪牽著楊紫衣,帶著斬仙和遮天小隊進城的一瞬間,整個秦城沸騰了。
什麼叫萬人空巷,什麼叫歡呼的浪聲一浪高過一浪。
“秦大少,恩人啊,要是沒有你,我的兒子就”
“秦大少威武,橫掃神風帝國的雜碎!”
“秦大少無敵,果然不愧是鎮南王的兒子!”
一道道感謝的聲音,一道道誇讚的聲音,這些聲音匯聚,形成了聲音的浪潮。
到了最後,整個秦城都能聽到一個聲音,也只有一個生意。
“秦大少!”
“秦大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