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朋好友什麼的,一切都在不斷的遠離,朋友什麼的已經成為了奢望。
或許當時接受了波剛的邀請,進入波剛的學校才是最好的選擇,遇到一群能夠理解自己的同伴。
但是那又怎麼樣,天嵐並不後悔自己的決定。
當時或許不懂做了很多的傻事,但是現在不一樣了,那樣的傻事天嵐不會再犯了。
波剛很快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失態,很快就平靜了自己的憤怒,恢復剛才的笑臉,伸出自己的右手,說道:“那麼這一次你願意接受我的邀請?和我一起改變人類?”
即便當時天嵐拒絕了自己的要求,波剛也沒有停止觀察天嵐。
在經歷了那麼多的事情,也一定發現了,人類太過於無藥可救了,不斷的爭鬥,不斷的分化個體。
就算是在怎麼年幼的孩子,都會分離出來大大小小的個體,如果不服從這些團體的話,則就會被無情的剔除,拋棄。
深知這一點的波剛,想要改變現狀,想要改變全人類,想要將所有的人類都容納成為一個個體。
而作為自己唯一的理解者天嵐,他想要邀請他,想要和他一起改變現狀,將全部的人類都容納到一起。
這一切的起因只是一道題目而已。
當年還年輕的波剛,在社會中處處受到打擊,心情處於最低潮的他,寫出了這麼一道題目。
如果你面前有兩個人落水的話,你會先救哪一個。
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只要就下其中一人即可,或者也可以兩者都不救,答案沒有固定。
充分的表示著當時他內心對當時社會的不滿,以及他的心理問題。
當時這個問題不知道被列入了教科書當中,有著數之不盡的學生來回答這個問題。
可是不管是誰的回答,都沒有讓波剛滿意的回答。
都竟是一些對社會充滿夢與希望的回答,這是他們還沒有完全接觸到社會的證明。
他們並不知道社會的兇殘,沒有人在意這些人是因為什麼會落水。
沒人會在意這兩人因為什麼不自己游上岸。
水是他們自己的惡果,然而他們卻完全不知道自己會因為自己的惡果而死亡,依舊還不自知,沉溺在當時的幸福當中。
當時的波剛對人們徹底失望了,但是在過了幾年,有一個人回答了自己的這個問題。
而回答這個問題的,就是天嵐。
為什麼要救?落入水中的是他們自己,為什麼需要別人來承受他們的痛苦?
啊,多麼美妙的回答啊,正是如此啊,為什麼需要別人來承受他們自己的惡果。
或許這個回答在道德上說不過去,但這正是最好的回答。
愚昧之人沒有救贖的必要,所以他不會救助那些愚昧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