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著腦海裡頓然一空,一種爽快的感覺充溢全身,寧玄天知道黃毛已經將老頭吞噬了,他望了望還在的骨架,一切都還在,慢慢地回想了起來。
陰險啊陰險,貪心啊貪心。
不過這險之又險的教訓,卻雕刻在他的心裡。
想到老頭的狠毒,忍不住一掌向骨架擊去,“蓬”的一聲,骨頭四處零散。
想到幾人可能還在上面,寧玄天便急著上去。
行出洞口,走過冰湖,寧玄天發覺自己有些想當然了。
當時沒有仔細觀看,現在才知他從上面滑落下來的是一條冰洞,望了望上不見影陰沉沉的壁,心裡一陣吐槽,這能上去嗎。
他向冰壁擊了一掌,只有一層薄薄的冰屑飛起,上面又硬又滑,想從這壁洞爬行上去,不是一個難字可以說得清楚的。
不過這時,他倒想起了老頭的話。
如老頭不是跟他說過,《入影》可以讓他在這崖谷上會行走如飛嗎。
入影的功法大成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移形,第二階段是入影,第三階段是成空。
根據功法概述的大成境界,只要心中意念,便一念成空,一息千萬裡外。
寧玄天看得心裡火熱,都不知有沒有人能練成如此境界。
根據功法脈絡的走向,寧玄天開始了第一階段的真氣執行,雖然執行得並不暢順,但一趟下來,寧玄天仍然明顯感到身體的輕快,由其是下身,在抬腳起步間,寧玄天確得血氣微漲,似乎只要稍一用力,身體就會騰空而起。
當然,這只是一種錯覺。
但這種念頭,卻足以引人入勝了,尤其對於初學者寧玄天。
一天下來,並沒有想象中的那樣一飛沖天。
而是隨著血氣的彭漲感越來越重,頭重腳輕的感覺越來越明顯。
體內經絡的真氣流動有些遲鈍,腰圍刺痛,感覺自己的身體就要被割分為上下兩截一樣,心間凝積一股氣,滯悶,極其不舒服。
寧玄天有點懷疑自己現在站起來,會不會一倒不起。
對於修真者來說,受點苦沒什麼。
所以寧玄天儘量平心靜氣,忘記身心所至,進入物我兩忘之心境。
直到最後實在忍受不了胸中那股悶氣,卻又不能一吐為快,而腰椎這時象烈火梵燒一樣,苦不堪言,這才停止了真氣的執行。
就象經過了一場極端的登峰的運動,寧玄天覺得自己身心極度疲倦。
閉上眼睛,靜下心來,入影是身法,追雲是步法,不知將這兩門功法結合起來會不會更勝一籌呢?想到便去做,寧玄天的神念立即再次溝通蒙珠。
一道氣息沿著白天入影的功法脈絡點和追雲步法的脈絡點中穿梭起來,一步步地移動,最後形成一條白色細線貫通整個脈胳。
寧玄天仔細觀測,發覺這氣息執行的與原先兩種功法都有許多的不同處,不過,寧玄天對蒙珠可謂感恩戴德,自然而然就跟按照新的光線圖再次執行了起來,漸漸的感到胸中那股悶氣一洩而空,而那腰間的刺痛也消失了。
只是隨著真氣的週而復始執行,感到自己身上的血肉象鉛一樣越來越沉重。
不過這種感覺很舒服,每邁出一步,有如巨人一樣於大地上行走。
穩、沉、和重,舉手投足之間,穩如泰山。
而自己似乎有點明悟,輕之,身若鴻毛,靜如處子,動之若兔;心念如風,鯤鵬萬里。
寧玄天感到隨著氣息的行走,自己對這門新功法彷彿瞭然於胸。
沒有絲毫的疑問,就象這功法本是這天地間的物質一樣,自然而然。
它的誕生,就是為人體改造而來,而人對它的修煉和操控,如呼吸一樣自在就可以了。
寧玄天心中甚是滿意,好吧,以後就叫你“雲影”吧。
第二天一早起來,寧玄天覺得渾身血氣奔騰,漫步行走在積雪的山石路上,他一點也不感覺冷。要他現在說說感覺就是,身似鐵,腳如錐,踏在路上,那積雪吱吱作響,在他心裡就象腳下流唱著一首交響曲,讓人歡快無比。
寧玄天不明白為何對功法有那種見解,但他卻知道肯定與蒙珠有關。
隨著寧玄天每天努力的修煉,他的身體越來越重,踏在腳下的石子紛紛粉碎,而走在山谷的回聲也越來越大,連他自己聽在耳裡,都覺得有點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