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他們方才有幾分真實感。
他們真的見到了當今翠柏道的兵馬大元帥,也真的如願獲得了出仕為官的機會。
“恭喜閭兄!”
“同喜,王兄!”
“走,今日去酒樓痛飲三杯!”
“正有此意!”
兩人一見如故,日後又都是同僚,這算是提前結識了。
“日後定要光耀門楣!”其他幾個書生亦是個個面色紅潤,頗有春風得意馬蹄疾之感。
幾日後。
宋長明逐漸清閒了下來。
只因他的內閣幕府初具雛形,那七位精挑細選的書生,在宋長明的授意下,很快就穿著一身官服來到了他的身邊做事。
各地傳達的摺子,皆是有人進行了梳理整備,還能給出一系列的解決方案。
宋長明所要做的便只需傾聽最後的結果,而後拍板採納或者否決即可。
這七人為官,雖然一開始還很是生疏,但辦事能力擺在那,總結幾次經驗後,很快就嫻熟上手了。
尤其是閭煜辰,並沒有讓宋長明失望,他的能力最強,辦事井井有條的同時效率也是最高的,且給出的諫言被採納的次數也最多。
其次就是王文宇,二人大有成為宋長明身邊左膀右臂的趨勢。
而整個元帥內閣幕府,除了這七人外,底下還有三十餘名物色來的官吏,專門執行交代的次一級工作安排。
當然,除了這些人手外,日後宋長明也定然會繼續擴充人員,只不過就不必這般著急了。
時間一天天過去,轉眼就到了年底,年關將至。
在這期間,宋長明在兵馬大元帥的位置上越坐越穩,整個軍部的運轉也已然步入了正軌。
不過翠王這段時日過的並不算好,隔三差五就要往返上藜道雲帝城。
他一手主導覆滅長生蘇氏一事,仍在整個雲州範圍持續發酵著,甚至大有擴散至人族三州大地的趨勢。
各地無論與蘇氏有交情還是無關的長生氏族,都在向帝權施壓。
故而這段時間,翠王的壓力很大,已經是被弄得焦頭爛額。
他想過覆滅蘇氏會引來非議和爭端,但不曾想動靜會越來越大,讓他如此棘手。
唯一慶幸的是雲帝也相當硬氣,並沒有將翠王交出去,平息長生氏族的憤怒。
說到底,蘇家是犯下大罪的一方,而翠王才是反抗壓迫之人。
只因蘇家是長生氏族,才鬧出的這般大風波。
否則換做尋常世家,犯下這等罪業,被滅十次都不夠,也不會有任何人替這蘇家說半句話!
也正是有云帝抗住了大部分的壓力,翠王這才漸漸度過了難關,依然還是翠柏道的大王。
當然,這一次的風波過去,翠王算是已經將那些長生氏族得罪了遍。
日後會如何,仍未可知。
不過對於翠王來說,他並不後悔策劃此事。
覆滅毒瘤蘇家,對他來說本就是畢生心願,現在目標實現後,他只有心滿意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