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感到有些可惜的,是還有諸多他認為精妙的招式素材,因風格,理念,屬性,契合度等各方面的不同或相沖,無法整合到他現有的武學中去,故而只能全都捨棄。
下次即便再有‘潛能激發’的機會,這些感覺極好的招式素材隨著時間流逝,必然也都難以再還原回來。
但凡事都是如此,難有十全十美的結果,有點遺憾和可惜才是常態。
“這下又是煉體修為拖後腿了.”宋長明檢閱了一番成果後,有些無奈的自語道。
成為高階刀功的斷魂刀尚且還好說些,但強化後的飛燕式以及輕身功,對體質強度要求高了許多。
他眼下的鍛骨四境煉體修為,很難將這兩門超階武學的威力發揮到最大化。
對此他別無他法,就連潛能激發也難以瞬間強化肉身強度。
煉體唯有年復一年的積累打磨,難有捷徑。
而當宋長明在家苦練之際,郡城中一直都是亂哄哄的一片,不少人都被聲勢浩大的匪軍嚇成了驚弓之鳥。
而郡守府也終於不再忍讓,拍板正式透過了決議。
即刻發兵討伐藤鴉山,圍剿這支匪軍!捉拿東滄三龍!
而這次出動的兵力除了明面上的郡兵一萬之外,還有郡守的大量私兵也都大大方方的搬了出來,數目不明。
只看著烏泱泱的陣仗,那私兵結成的方陣,可比那萬人郡兵的還大。
這也來自郡守一方的反擊,且是直接重拳出擊,不想再給匪軍任何活路的那種。
城外戰馬紛亂,奔騰而出。
步兵,輜重車馬緊隨其後。
藤鴉山雖離得不遠,但想要一日蕩平也是不可能的,故而軍糧還是要備著,且保證充足,這是軍隊士氣的重要源頭。
出兵剿匪,此事依然和宋長明干係不大。
他在歇了兩天後,就重新回到了治安總司,帶隊協助地方城區,平定區域性發生的一些動亂,排查城中可能是由匪軍遺留下來的眼線。
這也是這些天總司巡衛隊一直在忙活的事。
宋長明本以為這場剿匪之戰持續不了多長時間,畢竟戰線並未拉長,兩地相隔也不遠,且郡守出動的兵力也相當之多,很可能正面一交手,就能將那匪軍直接擊潰。
然而。
郡守的數萬軍隊出擊了整整一個月,最終也仍然沒有真的蕩平匪軍。
匪軍逃至山中,比想象中的還要狡猾,哪怕郡兵佔據絕對的人數優勢,也只摧毀了幾座山間的城寨,抓了數百匪軍成員,戰果遲遲難以擴大。
他們就是想正面與對方一戰,但對方一直避而不戰,這就成了難題。
郡兵軍隊也只能漫山遍野,頂著大霧和地上的荊棘去搜尋敵人。
一直到三個月後,郡守的軍隊方才歸城。
在這期間,他們共計滅了匪寇三千餘眾,剩下的全都逃散,跟隨那東滄三龍一併離開了東萊郡。
這一結果雖然並不能讓郡守太滿意,但也勉強能夠接受。
至少,來自那匪軍的威脅沒有了。
今後若那匪軍還想捲土重來,已經確認背靠的勢力陣營不同,郡守必然也不會再放過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