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也是他們那位先生的功勞,當初他因再也吃不到那些讓他終生難忘的美食,漸漸就形成怨念了,沒事的時候就在學生面前叨唸,到了最後這些學生們也被他說的心癢難耐,也都執念了,如今聽說可以去吃被先生唸了一輩子,盼了一輩子,到了也沒吃上的美食,他們就覺得應該替先生好好地去吃一吃。
所以一個個都答應的痛快無比,等到了京城,被留在京城裡,雖然每天是享受不完的美食,可也有永遠都做不完的事情,讓他們真是既痛且甜,誰讓這裡的美食真心不錯,有師兄弟們一起幫著做事,還真不怕忙不完。
而且,這些老爺子們各精一項、或幾項,湊在一起還真沒什麼難得住他們,在政務上倒真不用他們幫太多,明誠這回可是一下子多了一大群先生,又都是大師級的。
只是明誠這麼個孩子,每天還有處理不完的政務,能學習的時間總是不多,最終就挑了與為君之道有益的先學著,剩下的慢慢再學也不遲。
有的時候明誠忙起來了,老爺子們閒著無聊的時候就隨便逮人說教,別說還真是句句珠璣,只可惜,再有哲理的話被翻來覆去地說也會讓人害怕。
到了後來,明誠身邊的太監宮女們一見這些老爺子就頭疼,繞著道地跑,老爺子們抓不住人了就開始琢磨,最終成功捕獲太上皇一隻。
那些苦悶的日子對於李旬來說,無異於被回爐重造了一把,雖然痛苦吧,受益也是匪淺,李旬整個人就跟脫胎換骨似的,學成之後發誓一定要成為天下第一的‘皇’商。
還有本來凌小柔給留下的那些方子即使翻譯過來他也有些看不懂,但被這些老爺子逮著教了一回之後,對方子上面的東西也有了些瞭解,難得閒著的時候就帶著人搗鼓。為此還在皇宮選了個僻靜的院子,建了幾間試驗用的屋子,東西更是越置辦越齊整,很讓老爺子們欣慰。
天下都在傳太上皇不靠譜,他們看來還是有可教之處,只是當年沒請對先生,這些好為人師的老爺子對把太上皇教好信心十足。
太上皇也爭氣,初時是被逼著學,後來學上癮了自己就張羅著要學,甚至為了對帳還練就了雙手打算盤的好本事,在京城裡混的可以說是相當不錯,畢竟誰敢跟太上皇搶生意?除非是活的不耐煩。人家太上皇真受了委屈,跟兒子一說,回頭就能弄出一隊精兵圍府,無法無天說的可不就是太上皇了?
到了後來李旬在京城裡鋪子開了一間又一間,若不是被明誠很強烈地阻止了,他都想把整個京城都變成皇商鋪子,簡直就是不給別人留活路。
而且,太上皇的鋪子那真是什麼都賣,除了吃喝穿用的,還有不少是他按著方子琢磨出來的,還別說挺受歡迎的,尤其是一些利用機關發動的小玩意兒,簡直就讓人愛不釋手了,即使是價格貴的離譜,卻還是供不應求。
再次站在渭城府的門前,凌小柔心情止不住的激動,京城再繁華又如何?於她來說渭城府才是家啊!
離開時是去年夏末,回來時已是今年夏初,一路慢慢地走,愣是把一個月的路走了三個多月。
雖然未離京時就派人回渭城府報信了,可在路上知道凌小柔又懷了身孕後,賀樓遠也沒把這訊息送回渭城府,就怕老太妃在渭城府待不住了。
初時老太妃隔一兩日就會派人來詢問到了哪裡,八百里加急快報就跟跑馬燈似的。
可日子久了,老太妃又不知道凌小柔有身孕,快報也就不那麼緊了,隔了三五日派一個就差不多了,尤其是知道賀樓遠要一路慢行,順便欣賞美景後,就更沒再催著車隊快點回去。
甚至賀樓遠到了封地之後,也沒派人回去通知一聲,等車隊都到了城門口,渭城府裡才反應過來……寧遠王回來了!
急忙派人去寧遠王府通知,又去各官員家中通知,不管是當值不當值的,這回都出動了。
老太妃知道大兒子和兒媳帶著孫子孫女回來,也顧不上正吃著的下午飯,衣服也不換了,帶上丫鬟就從府裡往外趕,剛到府門車隊也到了府門前。
老太妃激動的一把抱住從馬車裡跳出來就撲過來的語柔,大半年了,她可真是想孫子孫女想的要魔障了,好在總算是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