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凌將軍在薊城養傷時,住的就是寧遠王府,丫鬟們可是對他好奇的很,是什麼樣的水土才能養育出這樣出色的青年將軍呢
如今見了竹村人後,丫鬟們也不覺得奇怪了,雖然出自寒微,可誰又能說不是君子安於平淡呢
於是,在老太妃為了給凌小柔撐面子,將竹村人請進王府的同時,竹村人也用他們的行為讓丫鬟們認同了凌小柔唯一讓人詬病的出身。
而對這些全不知情的凌小柔,一早起來就帶著王府的人準備包粽子,之前王府的丫鬟婆子侍候的下人就有百人之多,還不算上別院莊子裡的,再加上竹村來的人,粽子可是要按三百人份來準備了。
還有凌小柔的莊子裡,已經派人去通知大伯孃等人竹村人到的訊息,想必今日大伯孃就會帶了凌小敏來寧遠王府,回去時自然也要把莊子里人的粽子也包出來。
廚房裡的人忙竹村人的飯菜就已經要忙不過來了,老太妃也不是不體諒人的,包粽子的事就不勞煩他們了。
將王府裡閒著的人手都找了過來,也湊了二十三個丫鬟婆子,凌小柔就示範著教她們怎樣包,最後又剔除五個實在是怎麼教都教不會的。
剩下十八個最後總算把粽子包的有模有樣,於是,這一整天她們什麼也不用做了,粽子包了一個又一個,老太妃就讓人在院子裡支了大灶,包好的粽子就放在大鍋裡直接煮出來,然後放到水裡投涼,這樣怎麼著也能放到端午了。
五月初三,五千名將士趕到薊城,換上乾淨整潔的新軍服,一個個都倍有精神。
因離開邊關前賀樓遠一再強調就算心裡再美,也得給忍著,就是路兩邊都站滿了讓他們流口水的大姑娘,他們也得做到目不斜視。
於是,這些將士在知道要到達薊城範圍之後,就停下狂奔的腳步,邁起整齊的步子,進城時更是目不斜視,眼神鋥亮的同時臉上的笑還得繃著,可看在路邊圍觀的百姓眼中就是紀律嚴明,個個都英武不凡。
莫紅綢站在路邊,瞧著英武的將士心情也很是激盪,這都是她並肩作戰的兄弟,即使是要退伍了,也是她的自豪。
瞧路兩邊那些姑娘們愛慕的目光,怎麼早就沒人想到相親大會,不然也不至於很多弟兄退伍之後連老婆都討不上。
看來往後這樣的相親大會還要繼續,若是從前退伍計程車兵也能來參加就更好了。
凌小柔站在莫紅綢的身邊,身高沒有莫紅綢高,她想看人還得踮起腳尖,從將士們進城開始,她就一直抻著脖子看,希望能看到想看的人,可到最後將士們都進了城,她也沒見著賀樓遠,說不失望是假的,可又理解賀樓遠在邊關公務繁忙。
雖然雷哲被送回國了,可後續的事情還很多,哪有時間回薊城啊。
五千將士進城,讓原本就因來了太多參加相親大會的人和來看熱鬧的人而變得擁擠的薊城,更加的擁擠了,好在將士們也不需要住到客棧和驛館,在城裡校軍場搭了帳篷也就住下了,反正也沒兩日就是相親大會,將士們心裡高興,也不怕條件簡陋。
再說,比起邊關,這已經算是很不錯的了。
第二日休整一天,除了給將士們刮鬍子、換衣服的時間,當然也是要讓他們打理好個人衛生,畢竟為了趕路可是一直從邊關跑過來的,離著遠看還挺威武的,離的近了都一股子味,不洗乾淨相親大會時再把姑娘們給薰跑了。
莫紅綢知道情況這一整天也就沒去軍營,再不把自己當女人,她也是女人,有她在將士們也不自在。
連著幾天福榮樓和寧遠王府閒著的人都加入到包粽子中,粽子包了一缸又一缸,最後的一天裡,竹村的人也加入進來,雖然第一次包,可架不住竹村人的手都巧,試了幾個就把粽子包的又快又好,速度那叫飛快的讓人羨慕。
當得知這些粽子是要明日送到營地裡給將士們吃的,姑娘們羞澀的同時包的更是用心,不是線上繩的手法上動動心思,就是在餡料裡動動心思,凌小柔看了大呼太甜了,換來姑娘們一個個的小白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