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綢繆,他的棠棠很可以。
調查組來的很快,先是和周縣見了面,走了該走的流程。
周縣手裡有檔案,是七七年恢復高考之後關於一份特殊人才破格錄取提拔的政策的檔案。
這個檔案,很多人都知道也看過。
可有人放進了心裡,有人看過就忘了。
場面還一度有點尷尬。
對於顧明棠從一個嶺西大隊的社員到公社的婦女主任,再到毛衣廠的廠長,編制也是工人然後是幹部,如今還加入了組織。
一年半的時間,她走了別人可能一輩子都走不完的路。
怎麼說呢?
就感覺不真實。
周縣很是平靜的問道,“依照你們的意思,放牛娃就永遠都是放牛娃了嗎?”
誰是放牛娃?
這話問了之後,會議室落針可聞。
聰明人都是點到即止。
這方面的談話就戛然而止,隨後都呵呵笑了。
主要不是周縣說什麼證明什麼,或者和調查組辯論個臉紅脖子粗的。
拿出檔案和材料來,比為顧明棠說話要好用。
說她聰明有能力?
這個不是你周縣說的。
眼睛不瞎的都能看出來,這個女人能力很強,去年一個季度的納稅就排名全省的前二十。
這都是有據可查的。
隨後又去找顧明棠談話。
這些人對顧明棠只聞其名不知其人。
第一眼,氣質超群。
第二眼,精明能幹。
第三眼,清麗無雙。
她的容貌竟是最後才注意到的。
這就證明了,人家是靠才華吃飯的。
就這廠子,給人的感覺就好像回到了建國之初,那個火熱的年代。
朝氣蓬勃,奮發圖強,積極向上。
幾乎人人臉上都帶著笑容,帶著對新生活的嚮往。
這個狀態,在如今很多廠子裡已經看不到了。
更多的是得過且過死氣沉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