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陳山賣完草鞋竹蓆後,再經過王府,於是又去敲門。開門的還是那位管家,他一看又是陳山在敲門,於是便發火:“怎麼又是你在敲門,跟你說王大人不在,你還來。”
陳山一聽王彬還沒回來,心想太子也著急想見他,不如將信件交給管家也未嘗不可,於是就將信件遞給那管家,交代他務必交給王彬。
那管家接過信件後,心想一個織草鞋的遞什麼信件給王大人,無非是窮得叮噹響想過來認親認戚吧,於是決定先開啟信件來看。一看便嚇了一跳,原來信件是被全國通緝的太子劉據寫的,想讓王大人過去找他,太子人現在湖縣,就在這位織鞋老的家中。
現在擺在那位管家的面前有兩種選擇,直接送給王彬,或去報官府拿賞。如果是忠心厚道的人肯定會把信件送給主人,但見利忘義的小人還是不少的,那位管家就屬於後者。
他想如果現在拿去報官,那王彬就知道是他報訊,會不會報復我?想來想去,心生一計,他在新安縣有一遠房親戚,名叫李壽,在縣令手下做令史,不如現在過去報給他,讓新安縣令過來抓捕,於是他連夜騎快馬直奔新安縣報訊。
接到報訊後,新安縣令立馬命李壽帶人騎快馬過去抓捕,他還生怕劉據會逃走,於是通知湖縣令一去出兵圍捕。
李壽帶兵到泉鳩裡陳山家時,陳三一家正在織草鞋,劉據的兩個小兒子也在幫忙織草鞋。劉據一直呆在裡面那間雜物房,聽到外面有官兵的嘈雜聲,他感覺到事情不妙,肯定是送信時走漏風聲,引得官府過來追捕。
是王彬出賣我?劉據心想王彬不是忘恩負義之人,那是哪裡出錯?會不會是陳山沒有親自將信交給王彬?有這可能,不過現在想這些都沒有用了。
逃跑?劉據第一個念頭就是想逃跑,但是聽這吵鬧聲,整個屋子應該是被包圍得水洩不通,想逃,插翅都難飛。
怎麼辦?束手就擒?不,我堂堂一國太子,未來的儲君,被擒後他們會羞辱我,這怎麼能行。哎,我已經起兵造反了,拆了父皇的臺,那就是不忠不孝了,我對不起父皇,唯有一死才能解脫。
不知道是不是冥冥中有天意,劉據也選擇了跟他母親衛皇后一樣的死法,只見他緊閉房門,解下腰間絲帶,懸樑自盡。也好,他真的解脫了,可以去天國找他的母親、妻子和兒女。
官兵一進陳山家裡,陳山父子也不示弱,拿起扁擔就跟官兵格鬥,大有要跟太子共赴難的氣概。可憐陳山一家,哪是官兵的對手,全家都被解決掉了,還包括太子的兩個小兒。
李壽第一個衝進後院去找太子,隨他進後院的還有兵卒張富昌,只見他一腳踹開後院雜物房的門,看到劉據吊死在雜物房裡面,嚇得他跪在地下起不來。李壽忙走上前,將劉據抱下來,此時,太子劉據已經斷氣了。
太子劉據已死的訊息很快就傳到長安,傳到劉徹那裡。估計劉徹也覺傷感吧,遂命將太子並皇孫二人,用棺盛殮,就葬其地。
李壽和張富昌依例也被封了侯,李壽封為邗侯,張富昌封為題候。可見這封侯封得荒唐不過失之也很荒唐,按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太子劉據死了,但巫蠱之亂仍未結束。
......
長安城已經恢復往日的繁榮,博濟醫館也如常開門。自發生兵變後,公孫彧就感覺到雍門的守兵多了很多,並且個個都是很精壯,而之前的那些守兵都不見了。
看來是長安城各城門大換防,還增加了兵力,經此兵變後,城門的保衛工作做得更嚴。公孫彧正想著,突然進來一兩鬢斑白年過半百的老人,只見那人臉色蒼白,精神萎靡,一進門就說道:“公孫醫師,別來無恙。”
公孫彧一怔,這個人怎麼認識我?仔細一看,原來是天漢二年一起去參加博望苑冬梅會的那位儒士令狐茂,公孫彧忙上前回禮道:“原來是令狐大哥,七八年沒見,身體還好吧。”77電子書
“就是身體不好,才過來找你,我這些天來經常頭暈目眩,脘悶不飢,苦口食少,有時會覺得身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