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大漢神醫 > 五十九、又是一年秋來到

五十九、又是一年秋來到 (第1/2頁)

西漢武帝太始三年,申月初十,今年的博望苑秋菊會開始了。

一大早,盧福就叫上公孫彧一起出發到城南的博望苑,留下易素素一人在博濟醫館坐堂。

秋日的早晨特別安靜,晨光一點一滴地依著雲彩,慢慢投射出來。走在秋日的薄涼裡,秋風吹過讓人感到絲絲涼意,看雜草叢生的路邊,草在風的鼓動下,已經開始有點泛黃了,路上盡是落葉。

博望苑早已擠滿了人,公孫彧和盧福走在人群中,努力地搜尋著,看有沒有熟人,但是看到的卻是一張張陌生的面孔。

穿過感恩亭,順著彎彎曲曲的小徑,過了一片假山,來到中央草坪。只見中央草坪都已經坐滿了人,還是以前那樣,大家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高談闊論著。

秋菊會開始了,博望亭上依然坐著一排人,太子劉據、太子少傅石德,而後就是一位大約十五六歲的青年,只見他器宇軒昂、氣質不凡,聽下面的人在竊竊私語地議論著這位少年,乃太子的兒子,皇孫劉進。公孫彧上次來參加博望會時見過他,那時還是一少年,兩三年不見就變成了成熟的青年。

衛家三兄弟也來了,還有公孫敬聲、曹宗等人,就是見不到有樂隊和舞女,更不要說王翁須,盧福開始感到很失望。

公孫彧記得上次來到時候,是主持人出個議題,給大家答辯。但這次又不一樣,還是太子的門客在主持,只聽他說道:“今次的秋菊會不出議題答辯,什麼話題都可以聊,大家各抒己見,發言者需上來亭上發言,誰先來說。”

這時臺下都鴉雀無聲,估計大家還是比較靦腆吧,畢竟是太子在場,還要上亭發言,於是都顯得很拘謹。

看到沒人上來講,德高望重的石德先開口:“既然大家都不敢先講,那老夫就先來一段‘禮記’裡的‘大學’做拋磚引玉吧,皇孫,你把學過的‘大學’念與大家聽。”

只見劉進站了起來,快步走到亭前,大聲朗道:“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唸到這裡,石德示意劉進停下來,捻一捻他那剩餘不多的鬍子說道:“修身治國平天下,此乃儒家大作,旨在討論教育的問題,為民開化,提出了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的三條綱領和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八條目,修己是治國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為了治國平天下,我們每個人先要修好己,然後把治國平天下都作為我們的奮鬥目標,這樣何愁國不富民不強呢。”

一席話說道在場的人都鼓掌,連太子他們也起身為老師石德鼓掌。

石德謙虛地向大家招招手,示意大家靜下來,繼續說道:“我剛剛說的是儒家的學說,這段‘大學’是前些年河間獻王劉德在民間蒐集到的,甚為珍貴,今日作為禮物獻給大家;當然其他家的學說也可以提出來,我知道今天到場的不妨還有道家的,法家的、墨家的等等,但說無妨。”

石德的發言,好像是在平靜的水中扔了一個大石頭,突然激起了浪花,大家又在嘰嘰喳喳地討論著。

這時一位瘦高個子的中年人自告奮勇地走上了博望亭,只見他先跟太子他們行禮,然後走到亭前,先自我介紹:“鄙人姓魯名連,燕國人氏...”

公孫彧聽他介紹後,看他的裝扮跟他叔叔差不多,心想會不會跟他是同道中人?

還被公孫彧說中了,那位叫魯連的繼續說道:“剛剛聽少傅大人講‘大學’,茅塞頓開,仲尼先生一直都想克己復禮,無奈能理解的卻是寥寥無幾;我學派先師提出了五德始終論,認為萬物自有生克的規律,有德者居之,無德者失之,此乃天數;後被董仲舒吸收,提出天人感應,凡存心養性之理,窮神知化之方,天人感應之機,治忽存亡之候,莫不畢書之。”

又是一陣掌聲,大家也紛紛說好,這時太子問道:“魯連先生,可是鄒衍陰陽學說派傳人。”

“是的,殿下,我自幼習陰陽五行學說,深熟其中奧秘,變幻無窮。”

“但聞其詳。”

“遵命,所謂五行者,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自然萬物其性均離不開這五行,他們之間有生有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但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生生剋剋,相輔相成。”

最新小說: [火影 創設組]和扉間的愛情 不死者松田的二週目奮鬥生涯 餘二姑娘死遁掉馬了 全家穿越星際除了我都混成編制 八零之和搖滾老炮一起養崽崽 大師,師姐還有救嗎? 穿成七十年代心機女 我娘是京城第一白月光 我把異界物資上交了 我是女扮男裝文路人甲 抄家流放?親媽金手指已到賬 穿為影帝的隱婚小可憐 被迫嫁給山野糙漢,她被嬌寵了 輔導夫君考狀元 重生女配拒絕攻略龍傲天 長公主(重生) 怨珠願 大明:朱元璋是我乾爹 紙醉伶夢 三國之涼人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