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素素還是跟往常一樣,每隔一段時間就去鉤弋宮給鉤弋夫人調理身子,日子過得真快,轉瞬間大半年過去了,鉤弋夫人還是沒有動靜。
易素素來長安有差不多一年,很是想念鳳凰墟那些淳樸的街坊鄰里,還有就是想回去看看父親和黃婆的墓地,於是決定回去一趟看望他們。
本來公孫彧也想跟她一起去的,由於近段時期病人較多,如果他也去了,醫館就剩盧福一人,盧福又不會看病,因此只好交代素素一路小心,早點回來。
易素素這一去就差不多有三個月才回長安,鳳凰墟的街坊鄰里確實是離不開她,她剛一到鳳凰墟,就有很多以前的病號過來看病,天天都有,絡繹不絕,臨回長安時,街坊們都捨不得她走,於是易素素只好答應他們每隔一段時間就回來鳳凰墟幫大夥看病。
易素素剛回到博濟醫館,公孫彧馬上叫她進宮,說是蘇文已經派人來了幾次召她。
易素素放下行李就馬上趕往鉤弋宮,梅香一見她進來,馬上帶她入內屋。鉤弋夫人正臥在床上,面帶愁容,一見到素素來了,馬上起身說道:“素素姑娘,你來正好,快點幫忙想想辦法。”
鉤弋夫人說得很急,好像有什麼事情要發生似的。一旁的梅香忙支退屋裡的宮女,湊近易素素的耳邊,輕輕地說道:“素素姑娘,自從上次喝了你開的藥後,特別是吃了你偷偷帶進宮的螽斯丸後,夫人她有兩個月沒有月信,於是請太醫過來把脈,太醫把脈後說有喜了,問有多久沒來月信;夫人記錯了時間,就說已經有三個多月沒有來了,太醫診脈後根據脈象也覺得應該有三四個月了,於是上報給皇上,說是鉤弋夫人有喜了,已經有三四個月了,皇上歡喜之餘還責怪我們不早點叫太醫過來診脈,害得他上個月剛巡遊回來就馬上寵幸夫人,他是擔心胎兒的問題,說如果這次胎兒保不住就要懲罰我們,蘇公公只好叫你入宮來幫忙保胎。”
易素素忙給鉤弋夫人把脈,再詢問她的月信時間後說道:“夫人是真的有喜,不過那位太醫診脈判斷錯了,按照這個脈象不應該有三四個月,最多也就是一個多月。”
“那怎麼辦呢?太醫都說有三四個月了。”
還是梅香比較鎮定,她說先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告知蘇公公,看看是太醫判斷得準還是易素素判斷得準。
其實梅香這個姑娘挺有頭腦的,如果此時告知皇上說才一個多月,那如果到時時間不準呢,易素素可就危險了,如果時間準,那就是太醫的問題。
於是梅香將此事告知蘇文,蘇文也覺得此事比較麻煩,吩咐先別告訴任何人,目前先保胎要緊。
西漢時期,宮裡面是允許宮外的民間醫師進宮去看病的,所以鉤弋有沒有懷上,什麼時候懷上,漢武帝劉徹不一定及時知道的,要是換在以後的朝代,那是瞞不過的。
蘇文怕再出什麼差錯,於是邀易素素住進鉤弋宮,專門侍候鉤弋夫人,還專門派了兩個年紀大的有照顧過生育經驗的宮女過來伺候鉤弋夫人,就這樣,易素素就做了鉤弋夫人的女侍醫,專門護理她。
易素素就搬進鉤弋宮,開始了陪伴鉤弋夫人的生活。
這些天來,鉤弋夫人老是覺得腰痠背痛,四肢痠軟,又沒有胃口吃東西,用手摸下腹覺得很墜脹,整天都是頭暈暈的,素素幫她搭脈,搭完後又看她的舌頭覺得她脈小弦並且弱,舌質暗淡,舌苔白膩,應為肝腎不足之象。
不錯,腰為腎之府,而胞胎又繫於腎,如果肝腎精血不足,胎元不固,則腰痠背痛;肝氣不足,衝任不守,則小腹墜脹,頭眩目暈;因此需補益肝腎,固攝胎元。
易素素想到了黃婆有一種藥丸叫保孕安胎丸,於是寫了藥方命太醫去配製,黃婆的秘方藥丸真是靈驗,才幾天就把鉤弋夫人調理得好好的。
可能是初次懷孕的緣由吧,鉤弋夫人顯得很興奮,但有時遇到反應大時又顯得束手無策,素素對這一方面也是沒有經驗,好在有那兩個年紀大有經驗的宮女陪伴,還有就在飲食方面,都是由易素素把關,把胎兒養好。
這天晚上,鉤弋夫人剛剛吃完飯,不一會兒又吐得很厲害,吐完後問素素:“素素姑娘,這胎兒在肚子了是什麼情況,怎麼要十月懷胎?”
易素素慢慢地跟她講來:“我也是在醫書上看的,曰凡身在胎,一個月叫胚,兩個月叫胎,三個月叫血剎,四個月才能形成形體,五個月就能動了,六個月所有的骨絡都形成,七個月就開始有毛髮,八個月就形成體內的臟腑,九個月胃就開始能吸收營養,十個月就萬事皆備,可以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