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充和陸機已經出發去匈奴有幾天了,這幾天裡,公孫彧和盧福一直都在忙醫館的事,天天跑去東市那邊選購藥材,但湊來湊去也就幾十味藥材。
怎麼辦?藥材不夠醫館也很難開張。
盧福提議出去採藥,他說年輕時經常跟隨叔叔和叔公上山採藥,認識很多本草,也知道採藥的一些方法,公孫彧覺得盧福的提議很好,他本來學了很多理論的東西,但是在實踐方面還是欠缺點,特別是採藥和炮製草藥這方面,可以說仍是一片空白,現在有了這個機會,當然很贊同,就是不知要去哪裡才有本草採摘,於是問盧福:
“盧大哥,我看長安城郊外也沒有什麼大山可以採藥,我們去哪採好呢?”
“當然不是在長安城郊外採藥,長安城南邊五六十里外有一個山叫終南山,那裡山青水秀,群山連綿起伏,聚集著天地間的靈氣和自然界的野氣,離長安最近處叫太乙山,號稱終南神秀,山裡盛產藥材,山形拔峭,風景極其秀美,我們何不去那裡採藥。”
“真是太好了,只是我從未進山採藥,對本草的認識也不多,盧大哥你要多多幫忙指點。”
“這個沒問題,但是這一去最起碼要十多天,因此需要備足好乾糧,採藥時所需的竹簍,繩子、鐮刀、十字鎬等等必需品。”
“那我們去東市準備這些東西,明天就出發。”
於是公孫彧和盧福動身去購買必需品,因要出門十幾天去終南山採藥,公孫彧怕他叔叔公孫卿有事要找他,所以還順便跑去逍遙居找郭韜,叫他幫忙帶個口信給朱立倫。
第二天一早,他們就出發,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
這時已是臨近深秋,雖還沒有下雪,但是霜氣很重,地上已經鋪上一層銀霜,鳥兒也蜷縮著身子呆呆地站在光禿禿的枝頭。
自古逢秋悲寂寥,公孫彧內心不由地想起這一句詩句來,心想,那是悲秋的人自己的內心情懷吧,這應該不是深秋的韻味,深秋應該是收穫的季節,想想第一次上山採藥,心情還是很激動的。
約莫中午時分,倆人路過一村莊,村口有一茶檔,盧福感覺有些口渴,就問公孫彧:“老弟,我們一早出門,走了有兩三個時辰了,不然在此歇腳,喝口茶解渴,順便吃點乾糧。”
“好的,我聽憑盧大哥的安排。”
村子看上去還是挺大,不過茶檔除了一夥計之外,空無一人,那夥計大概四十來歲,個子不高,面板黝黑,滿臉的皺紋,一看就知道是飽經滄桑的人。見到公孫彧倆人進來,忙招呼道:“兩位客官,裡面請。”
盧福坐下後問道:“店家,你們這裡有什麼好茶喝。”
“客官,我們這裡有遠近聞名的茯苓茶,甘甜可口,潤喉解渴,安神寧心。”
“那就拿一壺出來試試吧。”
“好的兩位,稍候片刻。”
過了一會,夥計拿一大壺茶和兩個碗走過來,一邊走一邊問:
“客官,茶來了,你們也要去看茅仙昇仙嗎?”
“茅仙昇仙?哪位茅仙?”
看到盧福和公孫彧一臉茫然的樣子,夥計忙解釋道:“兩位客官,你們還不知道啊,我們這村叫做南關村,村裡有一位遠近聞名的神仙,人稱茅仙。”
盧福想了一下道:“茅仙?莫非是茅盈?”
“是的,我們都稱他茅仙,這位大哥你聽說過他的事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