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瑁家中有錢不假,可他不是地主家的傻兒子。
他家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而是世世代代篳路藍縷積累來的。
很辛苦的!
所以,蔡瑁不接話茬。
劉表當然明白想要透過空口白話掏出實打實的錢糧人力是不太可能的。
他對著蔡瑁正色道:“吾之屬官,有長史一人,六百石。有屯田校尉暫定一人,效昔日西域故事,六百石。有軍司馬一人,比千石,今皆空置。”
這三個屬官是劉表能拿出來的最高官職了,只要他上書,但凡上面寫的是個正常人,朝廷都會應允。
長史為將軍之副貳,輔佐之用,但實際上能得到多少權力,全看劉表願意分多少。
屯田校尉是幹事的人,然荊州需要屯田的五個郡地方廣博,不可能只設一個。
最後就是軍司馬了,劉表以將軍來屯田,既掌荊州軍事,必然要調郡兵為部曲。司馬領兵,若有戰事得以立下戰功自然是好,但若沒有戰事……
他直接拿出此三者,話中的意思很明確,是要交給蔡瑁任選其一,不可謂不大方。
蔡瑁聞言,很果斷地拜道:“南方多舟楫,與北方不同,瑁自幼習武射箭,熟讀武略,願為將軍驅使!”
劉表馬上扶起蔡瑁的手:“今有德珪之能,子柔、異度之才,何愁大事不定!”
此次見面後,劉表拜蔡瑁為司馬,蒯越為屯田校尉。
至於蒯良,很遺憾,因有蒯越在,他不宜再去當長史了,只能暫時先參安南將軍事,當個參軍,負責諮詢顧問。
剩下一個長史和其他相應屬官,劉表可用來拉攏其他人。
得到了蒯氏和蔡氏的支援後,劉表才正式前往江陵。在開始屯田前,他要先呼叫郡兵充實部曲。
他在陶謙那兒瞭解招募異族屯田事宜時學到了一點——絕不可一味地表達善意,這樣對方只會把善意當作理所當然,甚至會覺得你有求於他,利用善意反過來進行拿捏。
必要時候,當行雷霆手段。
硬起腰桿,別跪,然後就該對方跪了。
好在過去的漢室傳統,向來不把南北的異族當自己人,自然也就沒有機會發展出“百萬漕工衣食所繫”的局面。
而皇甫嵩在三輔的政策非常乾脆,不想當自己人那就別在漢地待著。
劉表當然不會受此困擾,他騎在馬上,蔡瑁與蒯良一左一右簇擁著他,身後還跟著兩家的僕從。
一行人一路來到江陵縣,面見刺史周乾和南郡太守。
周乾兩人表面上對劉表很熱切,面對劉表調集州郡兵的命令也是滿口答應,只是在調集過程中因為道路糧草等原因頗多拖延。
但這些伎倆劉表並不懼怕,他躍躍欲試,因為他手中雖只有一把武器,然卻是最具分量的武器——國家大義。
對待不願執行皇帝詔令的官員,他也有關鍵時候行雷霆一擊的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