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宦官子弟做刀子?
這些人什麼成分不必多說,挨個砍頭肯定會有冤枉的,但隔一個砍一個必然會有漏網之魚。
賈詡不怕出事嗎?
劉辯望著張讓,他知道對方必然是期待這件事的。
宦官的家人子弟經過數次打擊後,有資格在各地做官的大都不敢囂張了。做不了官的就更不要說了,是打擊犯罪的重點關照物件。
“今日天色已晚,明日讓賈詡來見我!”
“唯!”張讓應道,然後提醒說,“陛下,太后今日讓臣問一問,陛下今夜可去中宮休憩?”
劉辯猶豫片刻,說道:“今晚去太后那用晚飯,把兩個貴人都請來。”
張讓應下後,又道:“陛下,臣聽孫璋說,太皇太后知道陛下封了兩個貴人後,當日飯都沒怎麼吃。”
劉辯馬上明白過來,被董太后選進宮中的董氏女還沒任何名分呢!
董氏女確實該一同封為貴人的,這是他的疏漏。
董太后在他繼位後沒給他找過任何麻煩,頂多是在最初和何太后觀政時兩人有些矛盾而已。
劉辯得投桃報李,同時此舉也能讓董太后和董重安心。
想到此處,他對張讓吩咐道:“去請祖母還有祖母此前帶進宮的董氏女,告訴祖母,這算是家宴……把壽兒和協兒也叫上吧。”
……
經過了一場葬禮,劉壽和劉協都成熟了許多。
劉壽與劉協皆年幼,身份也特殊,在憲帝下葬之後,不適合效仿士大夫在父母陵前結廬而居。
劉辯對董太后說道:“祖母,協兒今年也不小了,也該每日抽出些時間去東觀讀書了,朕屬意讓曾經教過朕的梁鵠去教他,梁鵠經學書法很不錯,性格和善,祖母覺得如何?”
董太后目光從劉辯轉到劉協身上,又看回劉辯,答道:“讀書的事老身不懂,皇帝安排就行。”
“協兒還想去東觀讀書嗎?”見劉協點頭,劉辯繼續說,“不管在何處受了委屈,不要怕,直接來跟我說。”
“謝皇兄!”劉協拜道,很有禮節。
“那朕明日就安排。”
劉辯這邊說完,劉壽忽然道:“阿兄,我也想讀書。”
“你也想去東觀讀書?”劉辯問道,他只當劉壽起了好奇心。
卻見劉壽搖了搖頭:“那裡沒什麼意思。”
隨後看向了蔡琰。
劉辯會意,道:“那讓你昭姬阿姊教你好不好?”
劉壽開心道:“好啊,好啊,不過阿兄說錯了,不是阿姊,是阿嫂……”
劉壽是這場家宴中最活潑的人了,讓這場劉辯臨時舉辦的家宴氣氛不至於太嚴肅冷清。
不過劉辯也沒有像憲帝那般試圖彌補婆媳關係,去做無用功,董太后和何太后基本互相不搭理。
次日,劉辯封了他的第三個貴人董貴人。
對此,皇宮內外沒有多少議論,三個貴人在規制之內,是劉辯的全部妃嬪了。對於傳統計程車大夫來說,他們希望皇帝早有子嗣。
宗正劉焉為此專門上書,主動詢問是否要在民間選采女充實掖庭。
現階段還沒人提及立後相關之事。
在皇后的人選上,劉辯不得不考慮到一個問題,他還需要扶持另一個外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