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鎮者,富貴平順以鎮之意。
大越太祖,天啟皇帝,似乎生怕秦氏忘記此意,故於富平鎮外再立四鎮。
御書其名,御筆提賜,是為:仁富鎮、禮貴鎮、安平鎮、忠順鎮,分處四隅之地,不當富平四正之位。
為表秦氏定鼎開國之大功,永世護衛革命兄弟靠山王之後人,越無明又于禁軍之中,親自儉選智勇忠義之士四人,擢拔以一等王爵,分理四鎮,以尊貴秦氏之爵。
古往今來,看門而可至王爵者,未之有也。
一年前,此旨頒行之日,天下震動,越國三十六億之眾,皆感念今上之仁德,無數大好男兒投身軍旅,半年間即已北逐【幽國】,全復前楚舊地。
然此戰之後,勁旅舊卒死傷泰半,武勳宿將殞落傷殘者多矣。
功成之日,將星溘然長辭。
越太祖悲傷大慟月餘,不理朝政,專哀靠山王。
三月之後,太祖親秉火燭,化王屍於太廟,分骨灰為兩百五十餘份,遷秦氏三千餘人帶往大楚邊境,專為守孝,十年不得還。
然,邊境苦寒,路遙難歸,竟有一千一百一十一人,於路逃歸。
帝慈,欲恕其罪。
秦氏武紀嚴明,不許,靠山王秦業,上表陳詞,自領其罪,甘願自降為“公”,誅其逃歸者盡。
太祖三次不許,而靠山王愈加自責,甘願自降為“庶民”。
太祖無奈,留其公爵,撤其帥職,罰俸三年,禁足富平。
嗣後,太祖再行仁政,定下三年休息之策,專事內政,悉絕戰事。
——《越書·太祖傳(草稿)》
覽罷這四鎮由來,葉天明默然而嘆。
“這位天啟大帝,當真好手段,好仁慈!陰行霸道,而陽施仁義,內聖外王,不過如此!”
此刻,葉天明再不敢說秦明不如秦重陽了,只能說這位大帝手段太過高明瞭些。
如果沒記錯,越無明還比秦明大了三歲,以百歲的壽命而言,恐怕還有二十個年頭好去折騰。
一想到此,葉天明就是一陣頭疼。
以此人的行事風格,臨死之前,難免會對秦家斬草除根啊。
秦業父子,何嘗未曾慮及此禍?
只是,越無明畢竟在十萬裡之外,可這四鎮卻就在眼皮子底下。
秦信繼續說道:
“狗皇帝的這四條狗腿子,無時無刻不在想著尋些秦家過失,好報給狗皇帝邀功請賞。
他們自己也清楚,屁股下面那王爵,做得無根無底,最終還得著落在我秦氏,哎……”
這十多天來,四鎮堂堂四位一等王,竟然日日親自把守秦家前後門,美其名曰執行公務,報效皇帝。
可卻無時無刻不在藉機窺伺秦家一舉一動,每天都欲尋靠山公問安,皆被秦信以憂思過度身體不適打發在外。